字词 |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GulfCooperation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是海湾6个阿拉伯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1981年5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签署合作委员会章程,宣布成立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之间在一切领域内的协调、一体化和联系,以达到其统一;加强和密切各成员国人民之间在各方面的联系、交往与合作;推动成员国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科学研究中心,兴办联合项目,鼓励私营企业进行合作。组织机构有最高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总秘书处。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1981年5月25日成立,有海湾6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参加。至1997年12月共举行18次首脑会议。该组织成立之日起即同中国建立了联系。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6个海湾国家组成的地区性政治经济组织。成立于1981年5月。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Cooperation Council for the Arab States of the Gulf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由地处波斯湾西南沿岸的阿拉伯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81年5月25日在阿布扎比成立,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合作,确保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协调和统一成员国在财政和货币、商业和工业、海关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实现成员国之间在一切领域内的一体化;加深和密切成员国人民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交往和合作,推动各成员国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建立科研中心,兴办联合项目;建立海湾投资公司,参与本地区以外的多种项目的投资;收集和传递有关资料和信息。组织机构有:国家元首最高委员会,至少每年开会一次;外交部长委员会,每季度开会一次;石油、经济计划、工业发展、金融和贸易以及社会事务等专门部长委员会;一些专门性机构,如商业委员会、成员国产品规格和标准机构、对外投资公司等;总秘书处。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见“海湾合作委员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81的5月25日成立。总部设在利雅得。成员国有:阿联酋、科威特、沙特、阿曼、巴林、卡塔尔。宗旨: 加强成员国间在所有领域内的联系,实现一体化; 确保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组织机构: 国家首脑最高委员会制定基本政策,每年开会一至两次;外长组成部长委员会,每年至少开4次会,负责制定具体政策并提出建议; 另有各个专门部门委员会与专门性机构,并设有总秘书处。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在促进成员国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方面作出了努力,并在解决海湾危机上发挥了作用。 ☚ 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 东非共同体 ☛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rperation Council,GCC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1981年5月25日,6个海湾国家的元首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行会议,宣布成立该组织。其成员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总秘书处为其总部,设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其宗旨为:实现成员国之间各个领域的协调、合作与一体化,以达到最终的统一。加强和密切成员国人民之间的联系、交往和合作,推动6国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科研中心,兴办联合项目,鼓励私营企业间合作。最高理事会为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由成员国元首组成。主席由各国元首按国名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1年。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大臣组成,主席由各国大臣按国名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1年。总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在秘书长及两名副秘书长领导下工作。秘书长由最高委员会任命,任期3年。该组织每年11月或12月轮流在6国首都召开最高理事会会议。6国外交、国防、石油、财经等大臣亦定期举行会议。会议主要商讨6国及海湾地区面临的经济、贸易、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的对策。在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6国采取了一致的立场,谴责伊拉克对科的侵占,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 ☚ 阿拉伯合作委员会 澳新自由贸易区 ☛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Gulf Cooper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