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1953年12月6日成立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位于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州政府设在共和县。辖共和、贵南等五个县,总面积45785平方公里。居民有藏、回、蒙古、土、撤拉等族,总人口371100人。境内高山巍峨,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茂密,草原辽阔。主要有祁连山、昆仑山、阿尼玛卿山、西倾山等山的支脉。海拔在3000—4000米左右。黄河流贯中部。经济以牧业为主,农业也占重要地位。农产有小麦、青稞、油菜籽、豌豆、马铃薯等。畜产以绵羊为主,“西宁毛”驰名国内外,并产野驴、黄羊、猞猁、水獭等野生动物及大黄、虫草、麝香、鹿茸、熊胆等名贵药材。矿藏有铁、铅、锌等二十几种。解放后,建有毛纺、皮革、机修、电力等工业。公路通西宁市及格尔木、玉树等地。黄河干流上的最大的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建在自治州境内的龙羊峡谷。在日月山上有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到西藏成婚路经这里而修建的“日月厅”。 海南藏族自治州1953年12月6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在青海省东部、青海湖以南。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共和县。汉属西海郡,唐、宋为吐蕃地,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属西宁府。辖五个县(1984年6月)。居民有藏、回、蒙古、土、撒拉等族。高原地形,海拔3,000—4,000米左右,青海南山绵延北境,黄河流贯中部,富水力及林、矿资源。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也占重要地位。产小麦、青稞、油菜籽、豌豆、马铃薯等。畜产以藏系绵羊为主,“西宁毛”驰名国内外。产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及大黄、虫草、麝香、鹿茸等药材。解放后,建有毛纺、皮革、机械修配、电力等工业。公路通西宁市及格尔木、玉树等地。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1953年12月6日成立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州首府驻恰卜恰镇,辖5个县和1个行委。面积44546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6.18%。居民有汉、藏、回、蒙古、土等26个民族,总人口为40.17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6.53万,占总人口的66.05%。高原地形,最高海拔5305m,最低海拔2168m,年降雨量250~450mm,年均气温-4~7°C,年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在26d以上。黄河横贯州内5县,流长411.1km。农产品主要有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等10多种。矿产已探明的铜、汞、铅、锌、白钨、金、银等28种,总储藏量200万t左右。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4.3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11亿元;粮食总产量8792t,人均粮食产量22kg;农民人均纯收入1577元;地方财政收入7085万元。公路通车里程1986.5km。全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65所。电视卫星地面站197座,电视转播台107座。医疗机构67个,医院病床位1198张。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青海湖南部行政区。首府驻共和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