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上救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上救助marine salvage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或人命由外来力量进行的救助。实施救助的外来力量可以是从事救助工作的专业救助公司,也可以是邻近和过往的船舶。海上救助不仅仅限于海上遇难船舶、货物和人命,而且还包括其他可航水域的其他浮动物体,如钻井平台、浮动船坞、遇难飞机、挖泥船、浮筒等。根据遇险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如将遇险船拖带到安全港,协助搁浅船脱浅,扑灭船上火灾,甚至守候在遇难船旁,提供工具、设备、燃料物料,提出施救建议、或帮助通讯联系,也是一种救助行为。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将救助作业的范围扩大到水域中非永久附于海床的任何财产,但不包括固定式、浮动式平台或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而船舶的定义则扩大到能够航行的构造物。允许各国对位于海底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救助作业作出保留等。 海上救助又称“海难救助”。依靠外来力量在海上任何水域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人命施行的救援。施行救助的外来力量可以是从事救助工作的专业救助公司,也可以是邻近或过往的船舶,包括姊妹船。1981年救助公约草案将海上救助的对象扩大到危险中的任何其他海上财产,以及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损。 海上救助又称“海难救助”。外部力量对在水域中遇难的船舶、货物或人员的救助。依海商法,本来没有救助义务并取得了救助效果的救助人,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在救助和被救助双方形成法律关系。《统一有关海上救助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公约》是国际上通行的调整这种关系的规则。按救助合同进行救助的关系,则由普通民事合同法调整。 海上救助 海上救助salvage at sea船舶在海上遇难后,外来力量对遇难船舶及其货物和人员所施行的援救。船舶在从事海上运输过程中,不论航行在任何水域,如遇到自然灾害或意外情况处于紧急状态而又无法自救时,应立即发出遇险求救信号,以请求他船前来救助。他船的船长在海上从任何方面接到遇险中船舶的遇险信号后,应以全速前往援救遇险船舶,如有可能并应通知他们正在前往救援中。 ☚ 保全措施 海上打捞 ☛ 海上救助见“海难救助”。 海上救助船舶在航行中或停泊期间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本身无法自力脱险,由外来力量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或人身安全进行援助的行为。任何在海上航行的船舶都有义务和责任援助其他遇难的船舶,不进行援助将受到谴责与惩处。一般原则是: “有效果有报酬,无效果无报酬”。遇难船舶或所载货物参加保险时,保险人对救助费用按规定负责赔偿。 三用工作船/专业救助/无效果一无报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救助契约标准格式/劳埃德救助合同标准格式/抛货/弃船/尾轴管堵漏/拖救/取水口检查清理/国际遇险频率/卸载/紧急信号与通信/消防船/海难抛弃/海难救助/海难救助机构/难船抽水/难船抢滩/难船固定船位/堵漏/搜索/救生/救生快艇/救助报酬/救助拖船/救助契约/救助费用/救捞工程驳船/救捞工程船/救捞起重船/救助水上飞机/救助直升飞机/救助报酬请求权/遇难信号/脱浅/脱浅方向/船舶遇难/船体水下部分检查/清理船舶海底阀/清理螺旋桨缠绕/强力拖绞/强行打捞/强行靠泊/港口救助/雇佣救助/灌水固位 ☚ 海上救助与打捞 三用工作船 ☛ 海上救助 海上救助salvage of the sea指船舶在航行中或停泊期间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本身又无法脱险,此时由外来力量对购买了保险的遇难船舶、货物或船员进行的积极合理的抢救措施。因为海上救助是为了减少船舶、货物的损失,并保证船员的人身安全,所以,保险人对外来力量所花费的合理费用要按照有关规定负赔偿责任。施行救援的外来力量可以是应遇难船舶的要求而来的,也可以是自动前来的;可以是专业救助公司,也可以是过往船只。海上救助是海商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 ☚ 风险转嫁 单一危险保险 ☛ 海上救助salvag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