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
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处。由三峰组成,分别为飞来峰、浮来峰、佛来峰。海拔约300米,面积6平方公里。浮来山东为定林寺,由三峰环抱,风景幽静。据考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历尽沧桑,屡有兴废,现存为明清时建筑。由前、中、后三院组成。前院为大雄宝殿,赤梁丹柱,青砖灰瓦,廊檐彩绘,殿的正脊与垂脊装有陶制动物、造型逼真。殿内原祀释迦牟尼及十八罗汉泥塑像,毁于十年浩劫,现仅存壁画。两侧配殿,一祀关公,一祀老母。。三殿前为一株古银杏树,称“天下银杏第一树”,距今已三千余年。树高24.7米,树干粗15.7米,现仍枝叶繁茂,苍劲葱郁,绿荫面积达一亩有余。据《重修莒志》载:此树下原有一石碑,上有“莒鲁会盟处”,指“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鲁隐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之事。中院为校经楼,传刘勰曾在此校订经典。后院为三教堂,内原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牌位。寺院南北长95米,宽52米,三殿依次建在中轴线上,前后统一,布局合理,左右对称,结构严谨。寺南为清泉峡,泉水自石罅喷出,穿流山石之间。峡中一巨石,上有天然石纹,组成“清泉磵流”,神奇独到。此处风景独具,更有茂林修竹遍布其间,情趣盎然。清泉峡之上有一石桥,造型别有风趣。桥南有一六角亭,上覆摩崖大字“象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