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浮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浮力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鸿毛之囊,可以渡江。注曰:盛鸿毛于缣囊,可以渡江不溺也。
 

《淮南万毕术》(《太平御览》卷九一六《羽族部》)


 夫竹之性浮,残以为牒,束而投之水则沉,失其体也。金之性沉,托之于舟上则浮,势有所支也。
 

《淮南子·齐俗训》


 千钩得舡则浮,锱铢失舡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
 

《艺文类聚》卷七一《舟车部·舟》引《韩子》


 燕鼎之重乎千钧,乘于吴舟,则可以济。所托者,浮道也。
 

《慎子·逸文》


 【评】关于浮力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尽管也有大小深浅等概念,但尚无精确的量的关系。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


 予按《符子》曰: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曰养奚若,使曰豕也。……王乃命豕宰养之,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命水官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钧。……乃知以舟量物,自燕昭时已有此法矣,不始于邓哀王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以舟量物》


 [注]①桥,指大型衡器的横梁。②邓哀王,即曹冲。
 【评】如果吴曾所记的内容是历史的真实的话,则曹冲称象的事迹不是最早的。
 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后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宋史·僧怀丙传》

浮力fúlì

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托举的力
 △ 海水的~|空气的~。

浮力fúlì

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组词】浮力小︱测量浮力︱水的浮力︱空气的浮力
【例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 空气的浮力使鸟能在空中展翅飞翔。
【近义】托力
【反义】重力

佛戾;浮力;福利

◉ 佛戾fúlì 戾:乖张,引申为违反。 违背;违反。〈例〉~其事/ 有~其说者起,辄视之为野人,谓为辱国害群。
◉ 浮力fúlì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例〉盐水比淡水~大/ ~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木筏若宽一点,~就更大了。
◉ 福利fúlì 
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例〉~费/ ~事业/ 谋~/ 个人的~与社会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使生活上得到利益。〈例〉发展生产~人民/ 福利房只能~于那些家庭收入低的住户。

浮力fú lì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所有的竖直向上的一种托力。1875年林乐知译《格致启蒙》卷二:“今试水之果有浮力与否?”

浮力

008 浮力

是物体漂浮于流体表面或浸没其中所受的各方流体静压力的向上合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量。远在春秋时期,我国对浮力已有所认识。《淮南万毕术》说:“鸿毛之囊,可以渡江。”《淮南子·齐俗训》也说“夫竹之性浮”。但都缺乏定量的描述。然而,古人对浮力的应用却颇有创造性。三国魏邓哀王曹冲5-6岁时曾“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从而称得大象的重量。是浮力利用的典型事例。

☚ 液体比重的测量   声学 ☛
浮力

浮力fuli

重力场中,物体因浸入流体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压力。浮力的作用线经过被排开流体的重心。该重心又被称做浮力中心,简称浮心。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被排开的流体所受的重力,即F=ρVg。式中ρ为流体密度,V为被排开流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具有流动性的静止流体在重力的影啊下,对浸在其内部的物体表面产生压力。由于静止流体内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物体表面靠下的部位受到的压强要比靠上的部位大。所以全部压力的合力必不为零,且方向只能竖直向上。这个合力就是所谓的浮力。人类从漂浮在水面的树木发现了浮力的存在。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都先后独立地发明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船舶,它们在运输、捕鱼和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元前480年,波斯人为了运送军队渡过达达尼尔海峡,用676条船修建了横跨海峡的浮桥;亚历山大大帝曾令人将麦杆填塞皮帐篷做成筏子,渡过了奥克苏斯河;拿破仑的军队,曾用木材和铜等材料制成浮筒或浮舟;我国曹冲称象和怀丙和尚捞铁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是应用浮力的实例。大量的实践逐渐加深了人们对浮力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的阿基米德时代,人们就已经能够正确阐述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被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只受重力W和浮力F作用时,其沉浮条件为:
❶F>W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将上浮;
❷F=W时,合外力为零,物体可停留在流体内的任一深度;
❸Fρ、ρ′=ρ和ρ′<ρ这三种情况。对空心物体,可用其重量和包含空心的总体积算出平均密度。F>W时,物体上浮会与液体的自由表面相遇。冲出液面后,则因物体所排开液体体积的减小而引起浮力的减小。直到F=W时,物体才漂浮在液面上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将这种物体称为浮体,将其遵守的规律“浮体所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体本身受到的重力”称为浮体定律,而浮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则称为吃水体积。V′与浮体受到的重力W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ρ′成反比(V′=W/ρ′g)。人们制成空心的木船和铁船以减小平均密度和增加载重量。鱼类在利用沉浮条件方面更加巧妙,它们的体内生长着充满空气的鳔,可以通过腹肌的收缩和放松来改变其体积大小,从而随意改变自身的平均密度,达到自由沉浮的目的。人们仿照鱼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通过改变潜水艇水舱内水和空气的比例来改变其平均密度,从而任意调节在水中的深度。轮船、潜水艇、水陆两栖坦克和水上飞机在水中都存在稳定程度问题,而稳定程度又与它们的重心、浮心以及浮力作用线的位置有关。船舶横截面的对称线YY′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B称为定倾中心。C点为船舶重心,A点为浮心,W为重力,F为浮力。由图中可知:若定倾中心B高于重心C,则侧倾的船舶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将恢复到平正位置。并且定倾中心愈高。船舶的稳定性就愈好;若定倾中心B低于重心C,则侧倾的船舶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将很快地倾覆。可见船舶降低重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了在设计时应予以重视外,船舶空载时还应在船舱底部放置压舱的重物。

☚ 真空吸尘器   物体沉浮条件 ☛
浮力

浮力fuli

指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来自液体(或气体)的向上的作用力。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根据浮力的原理,人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船。只要船浸在水下的部分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等于船和船上物体的重量,即使是用钢铁制造的船也可以浮在水面上。

☚ 力   重力 ☛
浮力

浮力Fuli

全部或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所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给它的垂直向上的力。浮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上下两表面的压强不同而造成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两部分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在深处液体的压强大,在浅处液体的压强小,所以物体所受压力的合力,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也就是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浮力的作用线通过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原来的重心。这一内容叫做阿基米德定律,又称浮力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浮力和重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而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就能停留在液体内的任何深度处。人们掌握了解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定律,就能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重力和浮力的大小,以控制物体的浮沉。大吨位的船舶,例如排水量为几十万吨级的巨型油轮或航空母舰,其体积相当庞大,就是为了增大浮力。潜水艇在水中具有浮沉的性能,是因为在其内部装有水箱,利用水箱的进水与排水,改变潜水艇的重量,使它下沉或上浮。我国古代早就发现了浮力的存在,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控制物体浮沉的规律。曹冲称象、怀丙和尚捞铁牛等都是应用浮力的实例。

☚ 大气压强   振动 ☛

浮力

全部或部分浸入流体的物体所受流体给它的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量,作用线通过被排开体积的形心(即浮心)。若物体所受浮力小于其重量就下沉,否则将上浮;等于其重量则悬浮在流体中。


浮力

见“物理”中的“浮力”。

浮力

buoyancy


浮力

buoyanc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