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浑天仪图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浑天仪图注亦称《浑天仪注》。科技类著作。东汉张衡撰。一卷。久佚。清洪颐煊《问经堂丛书·经典集林》、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皆有辑录。为水运浑天仪(即浑象)所写的技术和理论说明,是中国第一部天文仪器专著。内容包括浑天学说、浑象结构、浑象使用等。认为天地浑然一体,形如圆球;天体如弹丸,地如蛋中黄,天大地小,天包地,地在天中,天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并以此浑天的宇宙构想,设计浑象。提出浑象是圆球状,用铜制成,四分为一度,直径约5尺,中空;上刻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互成24度交角的黄、赤道等。紧附在球外的有地平圈和子午圈,天球半露于地平圈之上,半隐于地平圈之下,天轴则支架在子午圈上,天球可绕天轴转移。利用漏壶的水为原动力,使浑象每日均匀地绕天轴旋转一周,即可把天象自动地、近似地演示出来。讲解了利用浑象上所绘黄、赤道的关系考察黄道进退度数、进行黄、赤道换算的方法,以推求黄、赤道差数和解释二十八宿的赤道距度与黄道距度的不同。唐徐坚《初学记》还引录了张衡水运浑天仪的漏壶部分,介绍张衡使用二级漏壶,用来补偿因水位变化而致漏水不均的缺陷,开创了补偿式漏壶的先例。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卷上的“进仪象状”中,又记述了张衡水运浑天仪的效果:“置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司之者闭户唱之,以告灵台之观天者,璇玑(即北斗七星中前四星,排列形如“斗”,故名)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符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