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域生态防洪规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域生态防洪规划

流域生态防洪规划

在流域防洪建设中,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的防洪方案,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流域生态防洪措施规划首先是确定调蓄区,采取 “封山植树,退耕还林” 的方针,通过造林、经营与管理,提高森林覆被率、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成熟林、针阔混交林比例。其次是确定行洪区,确定丘陵区的生态治理内容。丘陵区主要是治理水土流失,进行林地草场的管护,制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采取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水土流失。土层较厚地区,坡耕地要修建梯田,建设基本农田。荒坡要植树种草,因地制宜发展果树,种植中草药,建设稳定草场。沟壑治理要沟道骨干工程与植物封沟相结合。漫川漫岗区的生态治理重点是坡耕地,建设坡地基本农田,同时搞好荒坡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适当增加草地面积,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冲沟。风沙坨甸区的生态治理重点是防风固沙,保护现有草场,同时开展造林种草。种草要以草灌为主,草、灌、乔相结合。建设草田林网和优良草地,固定基本农田,建设牧业基地。平原区要搞好水利建设,排洪除涝,发展水地,建设农田防护林和草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各业发展。在没有大型控制性水库的流域上建设新的水利枢纽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高加固堤防,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制定堤防防洪规划。
从流域整体出发,依据各干流及其一级、二级支流各河段流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人口数量及国家财力状况,统一规划各河流堤防防洪标准。防洪标准要尽量规划得合理,标准高,不浪费资财; 标准低,将难以抗御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的袭击。分蓄洪工程是流域生态-工程防洪减灾体系的一部分,是处理超标准洪水的一种应急手段,也是解决上游洪水来水量明显高于下游河蓄洪泄洪能力的重要措施,以确保重要地区和重点河段减免洪涝灾害,是其他工程措施不可替代的。水库和堤防工程只能防御设计标准以内的洪水,超标准洪水是客观存在的,只是随着水库和堤防工程防洪标准的提高,超标准洪水发生的几率减小,要加强分蓄洪工程建设。在排蓄区因地制宜,退田还沼,完善和新建排水系统。水库周围森林要经营或进行防护林设计,提高森林植被数量与质量,消除裸地。经过森林植被建设后,使年入库泥沙量减少。在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建设护坡林、护堤林和护岸林,在建设护堤林、护岸林时要留出防洪通道。建立防汛信息系统,根据实时雨、水情信息、工情与灾情信息进行实时预报调度和科学决策。在现有防汛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遥测、遥感、通讯、计算机和大屏幕显示等技术,建设防汛信息系统。中国数值预报常用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欧洲中心模式等,各省未必有适合本省特点的模式。应研究适于本省暴雨中短期、短期预报模式,提高暴雨中短期、短期预报准确率 (包括暴雨、暴雨强度、暴雨落区)。用外国模式,要充分考虑本省区地表植被和土地类型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大气系统水热通量传输的影响。依据卫星遥感与流域调查资料,用GIS绘制地表植被和土地利用分布图。应用不同植被类型边界层特征研究成果于区域天气暴雨预报模式中次网格尺度的通量计算,提高暴雨中短期、短期预报准确率。暴雨预报准确率除受预报方法、技术水平影响外,还受降雨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可将水文站、气象站降雨测量网络化,或采用测雨雷达,提高降雨测站密度和降雨量测量精度。建立森林流域暴雨径流模型,提高洪水预报准确率。

☚ 防洪生态措施   洪水风险分析 ☛
000010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