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仙半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仙半夏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基源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块茎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半夏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约5种。 原植物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余项参见“半夏”条。 【生药】: 加工炮制 取生半夏50kg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12.5kg,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再用石炭12.5kg,清水溶化,取澄清之石灰水,溶入皮硝3.2kg,倒入半夏缸中,浸3天,去石灰水,用清水漂3天,捞出,日晒夜露3天,最后晒干。再用甘草、薄荷各12.5kg,陈皮、青皮、砂仁、五味子、枳壳、丁香各1.6kg,枳实、肉桂、木香、豆蔻、川芎各0.9kg、沉香0.4kg煎取浓汁,将半夏浸入,使之淹没,经常翻动,待药汁全部吸尽,取出日晒夜露3天,充分干燥。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天门冬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还含高龙胆酸(Homogentisicacid)及其葡萄糖甙,3,4-二羟基苯甲醛及其葡萄糖甙、(一)麻黄碱、胆碱、β-谷甾醇葡萄糖甙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9 【药性】: 性味 《饮片新参》:“苦、辛,温。” 功效 清痰开郁,行气通痹。 主治 ❶ 《纲目拾遗》:“痰疾中风不语,研7~8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7.5~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饮片新参》:“热痰烦渴者忌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纲目拾遗》:“治痹症,痰疾中风不语:仙半夏4.5~9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赵学敏《纲目拾遗》:“仙半夏,近日诸医皆用之。《纲目》半夏条附方载法制半夏,其制法与此不同。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入口淡而微甘,全失本性,名曰仙半夏,并非照方制法,医家亦视虚家有痰者用之,以为性平和而不伤于燥烈,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