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动偏好利息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动偏好利息理论

流动偏好利息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of interest

认为利息由制约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所决定的一种利息理论。这一理论由凯恩斯所提出。所谓流动性偏好,简单来说指的是人们愿望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行为,它决定了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可以具体分为三种动机: 第一,需求货币用于日常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此为交易动机; 第二,需求货币以作为应付意外支出的准备金,此为谨慎动机; 第三,将货币作为财富储存而持有,此为投机动机。凯恩斯特别强调投机动机的重要性,因为人们用货币以外的资产形式即债券持有他们的财富所得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故他们将特别愿意为投机目的而持有货币。从持有债券获得的收益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利息,另一是资本所得或损失。如果预期的资本损失大于利息收入,则净收益为负数从而人们将不再持有债券而只持有货币。债券价格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关系。因而,如果人们预期利率将大幅度提高 (亦即债券价格大幅度降低),他将只持有货币。凯恩斯认为,当目前的利息率下降较大时,更多的人将会预期它在未来再次提高 (即债券价格再降低),因而更多的人将抛出债券而反之持有货币。因此,凯恩斯得出结论,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而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收入的增函数。如果用Md代表货币需求,L1代表交易和谨慎需求,L2代表投机需求,则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d=L1(y) +L2(r) 。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供给相互作用,便决定了实际的货币利息水平。在货币供给量一定时,流动性偏好越强,从而货币需求越大,利息率水平越高,反之则相反。而当流动性偏好一定时,利息率水平则与货币供给量按反方向变化。由此可见,流动性偏好利息理论是从货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出发来考察利息决定问题的,当然在这种考察中它只把货币需求作为内生变量,着重强调制约人们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和影响。这一理论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参见“流动偏好”。

☚ 时间偏好利息理论   可贷资金利息理论 ☛
000001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