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洹水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洹水之战唐德宗时官军讨伐河北藩镇叛乱集团之役。建中二年(781年)五月,魏博、成德、平卢淄青、山南东道四镇连兵叛唐后,魏博节度使田悦引兵包围临洺。七月,唐军马燧,李抱真、李晟等大败悦军于临洺,悦引兵东逃,向李纳、李惟岳求援。田悦收合散卒二万余人及李纳、李惟岳援军,屯于洹水(今安阳河),以为防守。淄青军屯其东,成德军屯其西。马燧等即屯军于漳水之上及邺城一带。田悦惧唐军渡河南进,遣将在漳河南岸筑月城以守长桥。马燧用铁索连车数百乘,实以土囊,于夜间塞河之上游,及至河水变浅后,挥军而渡,南与田悦夹洹水列阵于黎阳仓口(今河南省内黄县卫河入洹河之处)。李抱真等问之曰:“今粮少而深入者,何也?”燧曰:“粮少,则利速战。今三镇连兵不战,欲以老我师。今田悦以淄青军于东,成德军于西,我若分军击其左右,田悦必得救之,则我腹背受敌,战必不利。故进军逼悦,所谓攻其必救也。彼苟出战,必为请君破之。”于是作三浮桥以渡洹水,日往挑战,田悦坚壁不出。马燧命诸军夜半起食,潜师循洹水北岸直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令曰:贼追至,则止为阵,留百骑击鼓鸣角于营中,仍抱薪火。等诸军毕发,止其鼓角,匿其旁。待田悦军渡毕,即焚三桥。田悦发觉唐军空营而东,乃率大军与淄青、成军等步骑四万,急渡桥北转东逐,以掩唐军之后。火把遍野,鼓操而行。约十余里,始追及唐军。马燧等军闻悦军追来,即择地列阵,将五千余勇士列于阵前。及田悦军到,喘息未定,不待列阵,马燧即纵兵反击,悦军立脚不牢,乃向后退。神策、昭义两军见悦军后退,合马燧军共击田悦,追杀十余里,悦军奔至洹水河边,见三桥已焚,顿时大乱,争赴水中,溺死者不可胜计。唐军自后追杀,悦军不辨方向,被唐军击杀二万余级,捕虏二千余人,尸相枕籍者三十余里。田悦收残兵千余人,向东北投魏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