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洪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洪涝hónglào洪水淹没庄稼或雨水过多的现象 洪涝一地三日降水总量大于150毫米,造成地表积水而发生淹、渍和涝,使作物生长受到危害的自然现象。四川洪涝多出现在6月~9月,主要发生在各河流的汇合处和地势低洼地区,如金堂、新津、乐山、宜宾、重庆、合川等地及各地区的沿江两岸平原。1949年以来,四川的洪涝发生频繁,1961年、1966年、1968年、1973年、1981年、1989年和1992年都曾发生。洪涝也是四川主要气候灾害之一,除淹没大片良田沃土和厂矿房屋外,还冲毁铁路、公路、桥梁、电站等。1992年四川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1994年四川洪涝受灾面积达381万公顷。 洪涝 洪涝湖南省仅次于干旱的严重自然灾害。据多年统计资料,80%以上的年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又以中洪涝(受灾面积在200~500万亩)和小洪涝(受灾面积在100~200万亩)为主。从洪涝出现的时间来看,有春涝 (3~4月)、夏涝 (5~7月),秋涝(8~10月)之分,发生时间由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洪涝在地理分布上差异明显,山地丘陵区多洪灾,以湘中区为多,衡邵与湘西南次之。洞庭湖地区和四水下游沿岸易涝,每当暴雨、湖区内水不能外排,便渍涝成灾。涝灾严重的地区有南县、安乡、华容、汉寿、益阳、湘阴等地。据1949~1988年统计,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成灾面积分别是400.5万亩、166.5万亩,减产粮食23.5万吨。1988年的洪涝,是从190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秋汛,历时27天的暴雨山洪和洪涝灾害,给湖南经济造成重大灾害,计11个地(市)71个县,123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9.6万公顷,损失粮食220万吨,棉花3.5万吨,苎麻4.2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1亿多元。 ☚ 龙卷风 水土流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