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外科著作。清陈士铎撰。十六卷。士铎有《辨证录》 已著录。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名。陈氏认为疮疡“其证实多,其变实异,而其祸实大”,不忍千百世人,因疮疡而夭丧,故集前贤名论、家传刀针良法、验方及临床经验,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撰成。卷一至卷四,总论疮疡之候诊法、用药、调护。在鉴别诊断上有相当水平。卷五至卷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以及跌扑、金刃、虫兽伤等一百五十种证治。卷十四至卷十六,载各家外科治方二百八十首,强调治疗疮疡要切合临床实际,以及因人因病制宜、不可迷信鬼神。指出诊治疮疡要明确标本、脏腑、经络,析疮疡火毒须分阴阳。并以疮疡形、色、疼、痒、脓、血及全身症状辨其阴阳虚实、吉凶顺逆,颇有独到之处,可供临床参考。有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古越大雅堂原刻本、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山阴陈氏刻本。凌云鹏 《陈士铎外科学术思想探讨》(《中医杂志》1982.5.4)可供参考。 洞天奥旨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清·陈士铎述。16卷。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奥旨》为书名。卷1~4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5~13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卷14~16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作者治疗外科病证十分重视辨明经络、阴阳,内容比较丰富,用药颇有独到之处。 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清·陈士铎撰,刊于1694年,托名“歧伯天师”所传。主要记叙外科、皮肤科、创伤的诊断与治疗。在辨证和用药方面,有一定的发挥。现有多种刊本。 洞天奥旨dònɡtiān’àozhǐ医书。又名《外科秘录》。16 卷。清·陈士铎撰。刊于1694年。该书托名“岐伯天师” 所传, 记述了疮疡病候、诊法、用药和外科、皮肤科、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 余种病症的治法。书中除选录各家学说及方剂外, 在用药、辨证方面也有一定的发挥。现有多种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