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洛阳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洛阳城

洛阳城

曾位于河南西部伊洛盆地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唐武则天时期的都城,其间历经衰毁后再建,有“九朝古都”之称。东周始建王城,在今天洛阳市东15公里的白马寺以东,北依祁山,东临洛水。西汉时为陪都。东汉建都于此,陆续建南、北、东、西四宫。南宫在南北主轴线上,是主要宫殿群,南北长1300m,东西宽1000m。主要官署设在南宫附近,全城街道为长方形格网状分布,有24条,分出100多个闾里,道旁遍植栗、梧桐等行道树。曹魏、两晋依东汉洛阳旧制。北魏在汉晋洛阳城的故址上规划重建,京城在原址上,外周再建郭城,东西20里,南北15里,划分成310个正方形里,每里边长300步,设有坊里制的商业区,还有专供外宾居住的“四吏馆”和进行国际贸易的“四通市”。隋唐洛阳移至汉魏洛阳以西10公里处,由杨素、宇文恺等人负责营建,洛水和伊水贯穿全城,城市不拘泥于对称方正的规划传统,配合地形而建,宫城规划在西北高地,东南是坊里制的居住、商业区,商船可直接驶入商业区内,交通十分便利。


洛阳城

☚ 邺城   唐长安城 ☛

洛阳城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在河南省西部,背负芒山、面临龙门,洛、伊、瀛、涧四水纵横其间,地势险要,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九朝古都”所在。其具体位置历来有二:❶在今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本西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所建成周城,战国时称雒阳,三国曹魏改为洛阳。先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北魏太和十八年(694),拓跋鲜卑元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于此,施行一系列改革。时城东西20里、南北15里,内有街坊322,宅里220,并在宣阳门外永桥以南,环丘以北,伊、洛二水之间,御道以东,设立金陵、燕然、扶桑、崦嵫四馆,道西设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四里,以接待周边诸族及国外归附者。成为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❷在今洛阳市。隋大业(605—618)初建,城跨洛水南北,瀍水东西,“周围五十二里”。隋炀帝、武周(690年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定都于此。城市隋时设东、南、北三市,唐时增设西市,为当时著名国际市场。五代后梁朱温(朱全忠)于唐天祐四年(907)篡位于大梁,两年后,迁都于此。923年,沙陀部晋王李存勖灭后梁,建都于此。后为洛阳县治所。明、清为河南府治。1948年析洛阳县城区置市,1955年将洛阳县部分地区并入。人口共百余万。工业发达,农产丰富。名胜古迹颇多,有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商都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城、龙门石窟、白马寺、天津桥、关林、白居易墓等。并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