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洛神赋十三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洛神赋十三行

小楷法帖。东晋王献之书。其文为曹植《洛神赋》,因仅残存十三行,故名,简称《十三行》。宋元时有两种墨迹流世,一为原迹,因书于麻笺上,称“麻笺本”。入宋残佚,后归贾似道所得,刻于玉版,称《玉版十三行》,又称《碧玉本十三行》。一为硬黄本,后有柳公权等人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写。玉版本原石于明万历(1573—1619年)间出土于杭州葛岭(一说西湖)。其书虚和灵秀,宽绰雄健,有大字气概,为小楷极则。有影印本行世。

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 是东晋王献之书,小楷13行,碧玉刻版。王献之 (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最小的儿子。官至中书令,死后由族弟王珉代其官,世人因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王献之幼年从父学书,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很高的见识。他曾劝父改体,自已也具有改革精神,在羲之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更妍媚流便的新体。同羲之合称 “二王”。对 “二王” 加以比较: 王羲之的字含蓄,更多古意,笔法被认为 “内擫”; 王献之的字风神骏快,笔法被称为 “外拓”。王献之对最后完成楷书今体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洛神赋十三行》 是传世王献之的代表作。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 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临本。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 “碧玉版本”,一为 “白玉版本”。世以 “碧玉版本” 为优。“碧玉版本” 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洛神赋十三行》 笔墨挺拔有力,结法宽绰通达,故小字有大字之感。各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行间顾盼有姿,整篇字章法浑然天成。表现出作者意在笔先的匠心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 兰亭序帖卷   苦笋帖 ☛
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是东晋王献之书,小楷13行,碧玉刻版。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最小的儿子。官至中书令,死后由族弟王珉代其官,世人因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王献之幼年从父学书,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很高的见识。他曾劝父改体,自己也具有改革精神,在羲之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更妍媚流畅的新体。同羲之合称“二王”。对“二王”加以比较:王羲之的字含蓄,更多古意,笔法被认为“内撅”; 王献之的字风神骏快,笔法被称为“外拓”。王献之对最后完成楷书今体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洛神赋十三行》是传世王献之的代表作。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临本。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碧玉版本”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洛神赋十三行》笔墨挺拔有力,结法宽绰通达,故小字有大字之感。各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行间顾盼有姿,整篇字章法浑然天成。表现出作者意在笔先的匠心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 兰亭序帖卷   苦笋帖 ☛
000071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