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洛带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洛带镇

洛带镇

洛带镇坐落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中段的三峨山麓。西距成都17公里,北距成渝铁路洪安站8公里,南距成渝高速公路龙泉站3.2公里。洛带镇唐宋时隶属成都府录泉县(今龙泉驿区),名排三大场镇之首,清代时曾更名为甑子场,后复原名,沿用至今。
洛带镇老街的建筑以明末清初的风格为主。这些民居多为单四合院式,“二堂屋”结构,门外为小晒坝,门内为天井,天井上方正中为堂屋。客家人习惯用“中花”和“鳌尖”来装饰屋脊,屋顶上多以小青瓦和茅草覆盖,门前大多挖有荷塘。
燃灯寺:建于581-600年(隋开皇年间),初名“信相寺”,后改称“圣母院”,北宋真宗皇帝赐名“瑞应禅院”,俗称“瑞应寺”。清嘉庆年间因其上殿奉有燃灯铁佛,故改称“燃灯寺”至今。现为龙泉驿区惟一一家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
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其建筑雕刻十分精美,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会馆:为洛带镇的标志性建筑,又名“南华宫”,清乾隆十一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馆内有石刻楹联数幅,联文取意及书法镌刻堪称上乘。该会馆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为止四川省乃至全国保存和维修得最好的会馆之一,是清代留存至今最为雄伟的广东会馆。
江西会馆:晚清时由江西客家移民筹资兴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由乐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该馆整体布局严谨,空间安排合理,构思独特,为四川客家会馆中所未曾见。该会馆经常被影视界选为拍片场所。
红豆林:清前期从广东入川定居于洛带镇的客家人,思念故土,从岭南带进了红豆木树栽种,植于新故乡东面的山坡上。200多年来,这些红豆杉长得挺拔葱绿,并繁衍出小树。红豆木古树是西蜀客家人思念原乡的活文物。
玉带湖:湖面宽120公顷,有游船及农家乐等旅游设施。三面环山,山上遍植桃树和李树。
川北会馆:原址成都市卧龙桥街,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湖广会馆:湖广移民于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捐资修建,建筑面积2771平方米,馆内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殿廊彩绘观音故事壁画独具风格,极具观赏价值。
洛带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为5℃,夏季为26℃,年平均气温16℃左右,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客家菜中最著名的为九斗碗、酿豆腐、盐卤鸡等。洛带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

☚ 隆昌县   罗泉镇 ☛
000167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