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泰山书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院部 > 歷代建制 > 泰山書院
泰山書院  tàishānshūyuàn

亦稱“信道堂”。宋代書院。北宋初年孫復、石介等人創建。位於山東泰山南麓,故名。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孫復應石介之邀來泰山講學,并於景祐四年在東嶽廟東南之柏林地興建學館,稱“信道堂”。不久,該學舍遷往棲真觀舊址。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石介爲書院作記,始稱“泰山書院”。書院聚徒授業,以講習儒家經典爲主,兼及子、史群書,尤以《周易》、《春秋》爲重,並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孫、石二人諸多著作成於此。鄆州儒學名家士建中、孔子四十六代孫孔道輔等人曾應邀來此講學。書院所辦八年間,成效顯著。參閱《宋元學案·泰山學案》。

泰山书院

泰山书院

北宋初年山东境内最为著名的书院之一。创始人为孙复、石介等人,皆为当时著名教育家、理学先驱。泰山书院位于泰山南麓,六朝古刹普照寺西北约150米处。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孙复应石介之请来泰山讲学,于景祐四年在东岳庙东南的柏林地兴建学馆,称“信道堂”。不久,柏林地并入庙内,即今岱庙内汉柏院,学舍迁往“栖真观”旧址。康定元年(1040年),石介为书院作记,始称“泰山书院”。规模超过信道堂,书院进入了鼎盛时期。孙复因精于儒学,操守谨历,被称为泰山先生。石介在家乡徂徕山长春岭下办起徂徕书院;招收生徒,与泰山书院互通声气,名扬遐迩,石介则被称为徂徕先生。书院的主要活动是:(1)交游社会名流与地方名士,争取多方支持,以扩大书院影响。孙复、石介等人与当时位居高官的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杜衍、蔡襄、明子京等人一直有书信往还,保持密切联系。(2)招徒授业,讲习儒术。在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子、史群书,其中尤以《周易》、《春秋》为重。(3)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12卷、《易说》64篇及《春秋总论》、《尧权议》、《舜制议》、《文王论》、《董仲舒论》、《四皓论》等均成于此。石介亦完成了《易解口义》10卷及其它著作。郓州儒学名家士建中、孔子46代孙孔道辅等人曾应邀来书院讲学。(4)推荐学生到各地任官。孙、石等人主张积极入世,用世之心极切。除孙、石2人互荐外,学生中几乎没有未受到荐举的。泰山书院前后持续了8年,为在泰山以至山东地区倡明复兴儒学,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泰山书院治学严谨,注重学以致用,在清苦中孜孜以求,磨砺出一批成就卓异的年轻人才。他们或为朝廷重臣,或以文章学术名世。其中可考者有:姜潜、张洞、杜默、祖无择、李蕴、李常、刘牧、张绩、徐遁等。

☚ 举一反三   秦汉儒生兴学 ☛
000038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