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 热胜则气寒, 泰劳则气不入, 泰佚则气宛至,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慑, 凡此十者, 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 故君子怒则反中, 而自说以和; 喜则反中, 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 而舒之以意; 惧则反中, 而实之以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 热胜则气寒, 泰劳则气不入, 泰佚则气宛至,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慑, 凡此十者, 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 故君子怒则反中, 而自说以和; 喜则反中, 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 而舒之以意; 惧则反中, 而实之以精。名言: 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 热胜则气寒, 泰劳则气不入, 泰佚则气宛至,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慑, 凡此十者, 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 故君子怒则反中, 而自说以和; 喜则反中, 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 而舒之以意; 惧则反中, 而实之以精。 句意: 太实就气不通, 太虚就气不足, 热得太过就会气寒, 太劳累就气不入, 太安逸就气沉郁,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收敛, 这十种是精气的大害, 又都产生于不中和的情况下, 所以君子发怒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来使自己欢悦和畅; 大喜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来收敛喜气, 使之平正; 忧虑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来用思想使之舒缓; 惧怕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 用精神来充实。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