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泪囊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泪囊炎

泪囊炎leinangyan

泪囊炎常在鼻泪管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发生。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阻塞,细菌和泪液积聚在被阻塞的泪囊内,并经常刺激泪囊壁粘膜,而产生的慢性炎症,泪溢是其突出的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发展成急性泪囊炎,又因经常有细菌进入结膜囊内,使结膜炎经久不愈。急性泪囊炎,常发生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表现为泪囊区皮肤红肿、痛和压痛,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脓肿成熟后,可由皮肤面穿破。急性期应全身应用抗生素,以免炎症扩散,局部热敷,每日3~4次。慢性泪囊炎应随时挤出脓液,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每天或隔天用抗生素液冲洗泪囊,直至脓液消失后,试行探通术,多数需行手术治疗。

☚ 睑腺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

泪囊炎dacryocystitis

系指泪囊由化脓菌感染的急慢性炎症而言。慢性泪囊炎多由鼻泪管阻塞所致,病人主要表现为流泪、内眦略下方有圆形肿物,用指压迫可从泪小点流出脓性分泌物;急性泪囊炎多在慢性基础上炎症扩展而致,局部红、肿、疼痛明显。治疗:急性可服用消炎药或滴眼;慢性者可输通鼻泪管,泪囊潴脓亦可手术摘除。

泪囊炎dacrocystitis

是由细菌或病毒等引起的泪囊炎症。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多突然发病,泪囊部皮肤呈高度红肿,伴有剧痛、灼热感,可有全身不适及发热;后者轻,多见,可分为卡他性、粘液囊肿性和化脓性三种。泪道多不通畅或阻塞,泪囊内可有脓液,甚至形成瘘管。治疗应及时冲洗泪囊,点抗生素眼水,局部热敷。脓肿应切开排脓,或行泪囊摘除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囊炎

泪囊炎

泪囊炎常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发生的,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临床分类通常以病程的缓急程度为依据。
急性泪囊炎 常发生在慢性泪囊炎基础上,但也有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者。临床表现为泪囊区皮肤红肿压痛,并向下睑、鼻根及颊部蔓延;局部疼痛,并向额部和上齿槽放射;结膜充血水肿,流泪,结膜囊内有粘脓分泌物,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全身有畏寒、发热等不适。炎症可向周围发展形成泪囊周围炎,逐步形成脓肿。脓液可由泪小点排出,或向内穿入筛窦,然大多由皮肤面溃破,而形成瘘管。瘘管的愈合,却往往成为下一次急性发作的诱因。早期治疗可用局部热敷、超短波理疗,全身应用足量磺胺或抗生素药物。当脓肿出现波动,应即切开引流。急性炎症消退后,应抓紧时机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泪囊瘘存在时,可在作泪囊鼻腔造孔术或泪囊摘出术的同时切除瘘管。(彩图13)
慢性泪囊炎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眼病,往往是构成化脓性角膜溃疡、外伤和手术后的眼内感染的根源,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鼻泪管阻塞。具有正常引流功能的泪道粘膜上皮对感染性病菌一般有较好的抵抗力,但一旦泪道发生阻塞,引起泪液和泪囊分泌物的积聚,使之成为细菌的孳生地,遂造成粘膜的慢性炎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鼻腔疾病(如鼻炎、副鼻窦炎、鼻中隔弯曲、鼻下甲肥大等)也是造成鼻泪管阻塞的重要原因。少数慢性泪囊炎病例可由结膜炎蔓延而来。病人除泪溢外,一般无其他症状,压迫泪囊部时,见有粘液性分泌物从泪小点返流至结膜囊的特征,成为诊断依据。返流的分泌物中亦可带有脓液,其中含有大量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治疗宜先将泪囊腔内分泌物排空,然后在结膜囊内滴抗生素溶液,以减少脓性分泌物。探通术必须在泪囊分泌物充分冲洗干净后才能试行,需注意避免形成假道和损伤泪小管而增加阻塞范围。根本的治疗还应采取泪囊鼻腔造孔术。如无条件也可施行泪囊摘除术。
结核性泪囊炎 是一种少见的特殊性慢性泪囊炎,常继发于结膜、鼻腔、眼睑皮肤和邻近骨壁的结核病灶。临床特点为泪囊部形成冷性脓肿和瘘管,病变进展缓慢,可向周围扩散,并伴有淋巴结核。泪囊周围的肉芽组织常使探通时探针不能通过,治疗以抗结核措施为主。
梅毒性泪囊炎 先天性梅毒性泪囊炎是由鼻骨、副鼻窦的病灶蔓延而来,病人还伴有其他先天梅毒表现。后天性梅毒多见于第三期,血液华康氏试验阳性。其治疗应针对原因进行驱梅疗法。

☚ 泪小管炎   泪囊摘除术 ☛

泪囊炎

dacryocystit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