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注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注子 注子据《金瓶小札》: “温酒之器,无柄无提梁,下丰上杀,如瓶状,今名酒注子”。《事始》曰: “唐元和初,酌酒用尊勺,虽十数人,一尊一勺,挹酒了无遗滴。无几,改用注子。”例第一回:“妇人良久,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 ☚ 火筋 劝杯 ☛ ![]() ![]() 注子古代的酒器。用金属或瓷制成,另有注碗,注子可置入注碗中。始于晚唐,盛行于宋元。唐李匡义《资暇集》卷下:“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 ……居无何, 稍用注子, 其形若䓨, 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宴飲部 > 貯酒器 > 注子 注子 zhùzi 斟酒壺。多瓷製,大腹,有柄可注酒,故名。亦可置注碗中以温酒。始於唐代,有越窰青瓷,邢窰白瓷、長沙窑褐釉貼花及郏縣窑黑釉藍斑等。器身豐滿圓渾,短流。宋代南方瓷窰多與注碗成套燒製,以景德鎮青白釉最精。注流紉長,寬柄,器身多仿金銀器皿。唐·李匡乂《資暇録》卷下:“元和初,酌酒猶用樽杓……居無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蓋觜柄皆具。”宋·文瑩《湘山野録》卷上:“因觴於甘露寺閣,至爵卒,憲目曰:‘將注子來郎中處滿着。’”《水滸傳》第二十四回:“那婦人煖了一注子酒,來到房裏。”亦用作茶具。清·孔尚任《桃花扇·鬧榭》:“楸枰停鬥子,瓷注屢呼茶。”參閱明·李日華《紫桃軒又綴》卷三。 越窰注子 酒具 酒具酒器 玉海 红螺 觥盂 雷樽 雷罇 壶觞 ☚ 饮具 酒杯 ☛ 壶具 壶具壶(茶~;油~;提~;铜~;玉~) 缶 盂(水~;痰~) ☚ 盘子 筒具 ☛ 注子ewer 注子子(zi)(1)〈名〉酒注子。一种长颈、腹大的金属或陶制斟酒器具,也可放热水中用来烫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