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泥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泥炭ní tàn

一种煤。1929年周毓莘《日常化学生活》第三章:“泥炭是藓苔、水草等埋于泥地或沼泽中,经过炭化作用所成的。它是褐色多孔的块状物。它的含炭量约百分之四十一,含水量约百分之十六,燃烧完毕剩下百分之十二的灰分。”◇土煤、比得,“比得”即英语peat(泥炭)的音译。

燃料

燃料

煤:煤(煤炭;煤块;~球;~渣;~气;原~;烟~;黑~;褐~;红~;泥~) 炭(石炭;泥~;褐~) 乌金 乌薪 石薪
一种用于冶锻的煤:铁炭
一种固体燃料:焦(焦炭;炼~)
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石油 石液 石漆 矿油
用纸搓成的圆条可燃物:煝(纸煝)
用于引火的细纸卷:纸煤儿用纸裹火硝等做成的引火的东西。火捻
用易引火的纸搓成的细纸卷儿,用以点火或吸水烟:纸煤 纸媒 纸捻
引柴、纸煤儿等引火用的东西:火媒 火煤
柱状的可燃物:炷(艾~)

另见:火 取暖 点燃 炊事

☚ 燃料   炭 ☛

泥炭peat

古代的各种植物残体,在长期淹水嫌气条件下,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堆积物。又称草炭、草煤、泥煤、草伐子等。内含有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少量天然的矿物质。
成分性质
根据泥炭的形成条件、植物组成和理化性质,可分成低位泥炭、高位泥炭和中位泥炭三类。
低位泥炭 一般分布于低洼积水处,植物类型主要为桦属(Betula)、赤杨属(Alnus)、苔属(Carax)和芦苇属(Phragmites)等。水源为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形成的泥炭分解度高,氮(N)和灰分元素含量高,C/N比小,酸度较低,呈微酸性或中性反应,持水量小,颜色较深,多为褐色或近黑色,稍风干即可使用。
高位泥炭 分布于高寒地区,植物类型主要为松属 (Pinus)、羊胡子草属(Eriophorum) 及水藓属(Fontinalis)等,水源主要为雨水,所形成的泥炭分解度差,氮和灰分元素含量低,C/N比较大,酸度大,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颜色较浅,多为棕色或浅褐色。但高位泥炭吸收水分和气体的能力好,一般用作垫圈材料。
中位泥炭 属于低位泥炭和高位泥炭之间的过渡类型。
自然形态下的泥炭含水量在50%以上。富含有机质和腐殖酸,吸收性能强,酸度大,常含有活性铝(Al)、但氮(N)、磷(P)、钾(K)含量低,速效养分含量更低。泥炭的干物质中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肪酸、树脂、沥青、腐殖酸等有机物质和少量的磷、钾、钙等灰分元素。
中国泥炭多为低位泥炭,有机质含量通常为40%~70%,个别可达80%~90%,低的在30%左右;腐殖质含量为20%~40%,少数高达50%,低的在10%以下,在腐殖质总量中,胡敏酸占50%~80%,富里酸占2%~5%,个别高达15%;全氮量1.2%~2.5%,但高、中位泥炭全氮量只有0.5%~0.8%左右,泥炭中氮的转化速度慢,其速效氮仅为全氮量的0.7%~3.1%;碳氮比(C/N)一般为17%~22%;磷、钾含量都很低,全磷量(P2O5)为0.1%~0.3%,全钾量(K2O)为0.3%~0.5%;北方泥炭酸度较低,pH值通常在4.5~6.6范围内,南方各省的泥炭pH值在4.0~5.5范围内,pH值小于5的泥炭,常含有活性铝,含量在50毫克当量/千克土以下;泥炭的吸水性强,一般可吸收300%~600%的水分,吸氨量也可达0.5%~4.0%左右。
利用途径
泥炭的类型、性质和分解程度,决定其利用价值。泥炭分解程度的简易鉴别见下表。

泥炭分解程度的简易鉴别


分解程度
(%)
植物残体塑性和弹性挤水难易
和水色
<15植物残体
几乎全部保
不沾手,用
手握不能从
指间挤出,弹
性显著
水分易挤
出,水色淡,
介于透明到
黄色
15~25植物残体
易辨认,含有
少量腐殖质
微沾手,不
能从指间挤
出,有弹性
稍用力即
可将水挤出,
水为棕色或
浅褐色
25~35植物残体
保存差,但尚
能辨出,腐殖
质含量较多
能沾手,可
由指间挤出,
有可塑性
用力可挤
出少量水,水
色为褐色或
灰褐色
35~50植物残体
还可见到,但
短小细碎腐
殖质多
沾手,压挤
时,易从指间
挤出,无弹性
用大力才
能挤出少量
水,水混浊,
呈深褐色或
灰褐
>50植物残体
细小,只有少
部分可认,腐
殖质占优势
易沾手,可
从指间挤出
很多泥炭,无
弹性
挤不出水,
水很混浊,呈
深褐色或黑

一般分解度高的低位泥炭,经适当处理可直接作肥料用,分解度低的一般用作垫圈材料。❶直接施用。泥炭的分解程度在25%以上的优质泥炭,配合氮、磷、钾化肥可以直接施用,具有改土培肥和增产的作用。据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报道,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上,增产可达12%~20%。但施用不当也有减产的;
❷用作垫圈或堆肥材料。经堆积分解腐熟后再作肥料施用。垫圈用的泥炭先风干(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再适当打碎后垫圈。堆肥时,泥炭要配合秸秆、人畜粪尿和青草等共同堆制,酸性高位泥炭还需加入碱性物质以调节pH值;
❸制造混合肥料施用。将泥炭与碳铵、氨水、磷肥或微量元素等制成粒状或粉状混合肥料,以减少氮的损失及提高有效养分;
❹制作泥炭营养钵。根据作物要求,掺入适量的腐熟人畜粪尿和化肥、草木灰,或少量石灰,充分搅匀后,再加适量的水,压制成不同规格的营养钵或作保护地无土栽培的基质等;
❺作菌肥载体和腐殖酸类肥料的原料。

泥炭peat

又称草炭、草煤、泥煤。古代沼泽植物埋藏于地下或低洼沼泽处在一定的气候(多水、嫌气、低温)、水文、地质条件下经不完全分解而形成的松软有机堆积物。根据形成条件、植物组成和理化性质,可分为低位泥炭、中位泥炭和高位泥炭3种。中国泥炭贮量丰富,以低位泥炭为主。褐色、呈海绵状,松软有弹性,密度0.7~1.2。产地不同,组成各异,一般pH4.5~6.5,有机质40%~70%,腐植酸20%~40%,灰分34%~60%,氮(N)1.46%~1.94%,磷(P2O5)0.02%~0.30%,钾(K2O)0.24%~0.50%。碳氮比(C/N)为10~20,组分中除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外,大多为木质素、沥青、脂肪酸、蜡质、树脂纤维素等,较难分解。一般不直接作肥料,可作堆肥、沤肥的原料,或垫圈,质量好的泥炭是制备腐植酸类肥料的主要原料。

泥炭Peat

炭化程度最低的煤,古代埋藏在地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体。由腐烂的泥炭藓和其他水生植物、草类以及苔属植物在缺氧条件下化合形成的一种有机物质。广泛分布于加拿大境内的沼泽泥炭形成于1万年以前的冰河作用。泥炭中含95%的水分,开采较难。然而干燥的泥炭是一种传统燃料。加拿大约12%的土地表面覆盖着泥炭沼,在北部地区、大西洋沿岸、南魁北克、安大略等地储量尤为丰富。在缺乏其他能源的地区,泥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产品。然而现加拿大泥炭仅作为园艺之用。近年来对泥炭的兴趣有所提高,一份关于用泥炭发电的研究报告指出:与石油和煤炭相比,泥炭是一种经济燃料。现正在研究建立泥炭发电站的可行性,并考虑用气化泥炭取代内燃机。纽芬兰已在开发一个泥炭沼以确定泥炭燃料的现实性和运输费用。在大瀑布、纸浆厂进行了燃烧泥炭的实验,从泥炭燃烧的合成气体中提取甲醇的前景令人振奋。加拿大泥炭开发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对这种资源缺乏经验。但欧洲勘测、开采、收集和利用泥炭的技术相当先进。世界泥炭资源大约有14.5亿吨,相当于6.35亿吨石油的能量。前苏联是最大的储藏区,加拿大的储量占世界第二。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已经制定了一个泥炭计划,以便查清泥炭资源,采集、利用、发展泥炭产品,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泥炭

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组成,并含有40种微量元素。裸露泥炭含水量为70%~80%,埋藏泥炭为30%~50%。有机质含量(干重)一般为50%~70%,高的可达90%以上。又称草炭或泥煤、泥炭土。可作为制作有机复合肥料的原料,全世界60%~70%用于农业。也是化工、医药工业提取腐殖酸的原料。在缺能源的地区,还被作为动力和民用燃料。一般有机质含量≥30%,厚度≥0.30m,称为泥炭;有机质<30%,厚度<0.30m,则称有机质土壤。据1988年世界泥炭会议的统计,探明储量为4807.98亿t。其中,欧洲占61.15%,亚洲占22%,美洲占15.27%,大洋洲占1.57%,非洲占1.08%。俄罗斯是世界泥炭储量最大的国家,其中西西伯利亚泥炭储量就达950亿t。加拿大、美国和芬兰等国储量亦很大。中国居第6位,全国有泥炭煤矿床5719处,探明储量3.28亿t,仅占世界7.58%。资源量达43.30亿t。裸露泥炭主要分布在兴安岭山地、三江平原、长白山地、青藏高原东部和云贵高原。埋藏泥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风干后的泥炭发热量为8400~23100kJ/kg。俄罗斯、芬兰、爱尔兰等国都利用泥炭电厂发电。

泥炭

又称“草炭”。高等植物的残体在沼泽中主要经生物化学作用而成的一种松软有机质堆积物。可作燃料、化工和建材原料等。


泥炭

见“地质学”中的“泥炭”。

泥炭

泥炭

安徽省泥炭资源丰富,在省内37个县、市均有发现,但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各市县,呈带状展布,面积达2367平方公里。沿江泥炭资源相对集中于和县—无为洼地、当涂大桥洼地、繁昌横山桥一峨桥洼地、南陵清水河洼地、枞阳陈瑶湖、白荡湖、菜子湖及安庆破岗湖及东至升金湖、大渡口等地,分布面积占全省泥炭分布面积的95%以上。泥炭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仅繁昌浮山泥炭进行了普查评价,探明储量257.4万吨,居全国第12位,华东第3位。对普济圩、笃山圩、叶家嘴、广济圩及新丰圩5处泥炭矿床仅进行了远景调查和对16个远景区进行了预测,获得泥炭远景地质储量6172万吨和预测储量11537万吨。
安徽省的泥炭成因类型以河漫滩型泥炭为主,湖泊型泥炭次之,沟谷型及其他类型泥炭较少,后者零星分布于沿江丘陵及江淮丘陵地带。河漫滩型和湖泊型泥炭矿常呈复区分布,呈过渡接触。主要形成于全新世中期,沿江地区有1层,局部有2层,泥炭层厚度一般0.5—1.2米,埋深一般1—6米,可作腐肥及提取腐殖酸的综合原料,亦可作为燃料使用。安徽泥炭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 硼矿   三 建筑材料和其他非金属矿产 ☛

泥炭

peat;mud coa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