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朝诗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朝诗乘

十朝诗乘

诗话著作。近人郭则沄撰。郭则沄,字啸麓,号蛰园,别号龙顾山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有《龙顾山人集》。辛亥革命后避居天津,专事著述,历二十馀载,成《十朝诗乘》二十四卷。“十朝”者,指顺治至宣统十帝。此书本以诗证史之旨,因感于有清一代信史之未备,而欲以诗补之。盖清代士大夫慑于文网荼密,于时政得失,不敢有所掇述,而往往发之于诗。郭则沄曾遍睹翰林秘籍,熟悉有清历朝掌故;又尝参与选诗之役,涉目有清诗人之作泰半,故颇能胜任是书之辑撰。全编体例,大抵以事为干,而以诗证之。其事之系于治乱兴亡之大者,则反复褒讥讽谕,如康熙亲征、乾隆南巡、三藩之叛、林则徐督粤等大事,皆广泛征诗,多方发掘。时誉谓是编乃“集众诗而以为史”者,与杨钟羲《雪桥诗话》同为汇辑清代掌故之最丰者。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月栩楼刊本。

☚ 名山诗话   清代闺阁诗人徵略 ☛

十朝诗乘

近代诗话。24卷。龙顾山人(郭则)著。1935年刻本,线装12册。卷首有夏孙桐、俞陛云序言两篇。卷末有袁思亮《后序》和许钟璐《跋》。诗话记载和评论了清代自顺治至宣统十个朝代若干诗人的诗作,约略等于全清诗乘。记载评论偏重于诗歌、诗人同政治、军事、文化事件之联系,以诗证史,以诗补史。如卷1云:“古者诗掌于太史,诗亦史也。且若武之代荆楚,周宣之平𤞤狁,削乱定倾,为国大政。乃《尚书》失纪,迁《史》亦阙,微《雅》、《颂》宣阐,则鸿烈几不彰。”又云:“不佞,旧史官也,一朝信史,志焉未逮。光宣,所见也;咸同,所闻也;上溯以至顺康,则所传闻也。所见所闻已异辞,况所传闻乎?”“无已,则求之于诗。于其盛也,以知治具所由举;于其衰也,以知乱源所自生。三百年间运会之升降,人才之消长,文教之隆替,亦备见焉”。夏孙桐《序》曰:“啸麓(按为郭则之号)提学,乔木世家,早膺史职,继复扬历中外,文章政事彪炳一时,洵所谓擅九能而兼三长者。比年退居沽上,殚心纂述,于是成《十朝诗乘》廿有四卷。其托体虽仍诗话,实为补史而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