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纵横法
指文势矫变抑扬,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开合纵擒的一种写法。此法与平铺直叙正好相对。通常用顺逆、擒纵、铺垫、断续、抑扬、张弛等手法,可以获得这种峰起岭伏、云卷霞飞的艺术效果。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即用此法(见清人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起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包括人、物在内,立一篇主旨。先由物说起,再说到人。又插入音乐、天时一段,然后转到人,历叙古人之鸣,最后点出孟郊之诗鸣,结句“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则是作者为孟郊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文势雄放恣肆,纵横开阖,一步紧似一步。绂麟引过商侯语:“以鸣字作骨,以善字作低昂,其手法变化在鸣字,其线索抽牵却在善字。极变化纵横,不可捉摹。”(《增批古文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