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波斯帝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波斯帝国ThePersianEmpire

国名。即今伊朗。波斯原为今伊朗西南部沿波斯湾的一个地区,欧洲人在古希腊时代即作为伊朗的全称。中国三国、南北朝、隋、唐等历朝史籍均以此指称今伊朗。公元前2000年代末波斯人从中亚进入伊朗高原西南部。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公元前550年部落首领居鲁士灭米堤亚后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苏萨,此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征服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南部, 并远征中亚。在冈比西斯和大流士一世统治时,疆土东抵印度河,西迄巴尔干,北及中欧,南括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军事大帝国。公元前5世纪与希腊争夺地中海霸权,发生持续43年的希波战争。曾分建4个都城:苏萨、巴比伦、埃克巴坦那和波斯波利斯。公元前4世纪左右,国势渐衰。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曾创立了琐罗亚斯德教。造型艺术有独特创造,如著名的波斯波利斯百柱大厅、人物浮雕、釉陶和有壁画的宫殿。

波斯帝国

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帝国,首都苏萨。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鲁士二世灭米底;公元前546年征服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希腊城邦;公元前538年灭新巴比伦。居鲁士的继承者冈比西斯二世(前529~前522)于前525年征服埃及。前522年大流士取得政权,平定各地叛乱,进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前492年第1次入侵希腊未果;前490年入侵希腊,马拉松一役战败。其子薛西斯一世(前486~前465)继续执行征服希腊计划,失败,国势日衰。公元前330年,亡于马其顿。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Posi diguo

古代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下的庞大帝国, 最盛时版图包括波斯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印度西北部、中亚与欧洲部分地区。公元前558年, 定居于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在阿黑门尼德族首领居鲁士二世(约前600—前529)领导下,发动起义,于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王国, 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巩固了在伊朗高原的统治后, 居鲁士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公元前539年占领两河流域。公元前529年, 居鲁士在迎击中亚游牧部落的战斗中身亡, 其子冈比西斯即位(前529—前522)。他利用阿拉伯人的帮助,于公元前525年并吞埃及。因帝国形成过速,统治未稳,故广大被征服者伺机暴动。在冈比西斯滞留埃及期间, 波斯全境发生各民族大起义, 一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在伊朗高原僭位称王。冈比西斯回师西亚途中猝亡。阿黑门尼德族的大流士伙同六名波斯人谋杀高墨达, 在贵族支持下成为帝国国王,史称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5)。费时两年多, 完全平定各地起义, 并夺取印度河流域西北地区。为巩固政权,大流士一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帝国行政体制、税制、币制和度量衡、兵制定型化,客观上有利于整个帝国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本来发展很不平衡的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对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的延续起了重要作用。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起义,希腊本土雅典等邦出兵支援,从而触发长达43年的希波战争。大流士一世先后两次入侵希腊失败,含恨病逝。其子薛西斯继位后仍对希腊用兵,遭更大惨败,从此波斯帝国走向衰落,统治集团腐败日深,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帝国已无力对外扩张,只能勉强维持统治。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35000人发动东侵,腐朽的波斯帝国一触即溃,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被杀(前330),帝国灭亡。波斯帝国是古代依靠暴力形成的君主专制大国的典型之一。波斯人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汉译又称拜火教、袄教)富有特色,广泛流行于中亚一带,并一度传入我国。

☚ 汉谟拉比   居鲁士二世 ☛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Posi diguo

兴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历史悠久的奴隶制古国。波斯人属印欧人的一支,曾被米底人统治。公元前550年,阿黑门尼德家族的居鲁士带领波斯人推翻了米底人统治,建立波斯帝国。建国后,居鲁士带兵大举向外扩张,先后占领了小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等地,扩大了领土范围。居鲁士在一次战斗中身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承了王位,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在此期间,国内发生动乱,高墨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冈比西斯返回途中猝死。高墨达政变后,国内仍然动荡不安。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杀死高墨达,夺取政权,平定了国内动乱,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改革包括设行省制度,规定行省贡赋,改革军事、统一币制、信奉琐罗亚斯特教为国教等项内容。大流士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政策。他统治期间,波斯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3大洲的大帝国。其领土包括:伊朗高原、中亚大部分、印度西北一部分、整个西亚、欧洲色雷斯部分地区和爱琴海上部分岛屿。帝国共设苏撒、巴比伦等4个首都。公元前5世初,大流士发动了希波战争,结果彻底失败。希波战争成为波斯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军事力量被削弱。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亦不断反抗波斯统治,中央集权逐渐有名无实,各地总督不断拥兵作乱。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带兵入侵波斯,给予波斯帝国致命打击,公元前330年,彻底灭亡波斯。波斯文化深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其国教琐罗亚斯德教曾传入中国,是为袄教。

☚ 摩揭陀王国   古代希腊 ☛

波斯帝国

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奴隶制军事帝国。公元前550年为波斯人居鲁士所建。大流士统治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前5世纪出兵侵略希腊,以失败告终。前330年为马其顿所灭。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

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前2000年代末从中亚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今法尔斯省)。前6世纪初,处在米底统治之下。前6世纪中叶,居鲁士(前558—前529)领导波斯人起义,打败米底人,建阿黑门尼德王朝,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奉行扩张政策,前539年灭新巴比伦王国。前529年,居鲁士远征中亚,阵亡。其子冈比西斯 (前529—前522在位) 于前525年征服埃及,因国内发生高墨达政变,返回,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6) 联合贵族镇压高墨达政变及其他起义,夺得政权。在位期间,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对外扩张,出征19次,使帝国疆域自西方的埃及扩及东方的印度河流域,自南方的波斯湾、阿拉伯扩及北方的里海和黑海。帝国盛极一时。前5世纪初,向西扩张,导致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波斯希腊战争,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此后,波斯国势转衰,被征服者不断举行起义 (前404—前343年埃及一度脱离波斯控制); 国内阶级斗争激化,统治者内部争权激烈。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在伊索斯战役(前333)和高加米拉战役(前331)中大败波斯军。前330年,大流士三世被杀,阿黑门尼德王朝灭亡。波斯帝国是东方专制政体的典型。波斯文化多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使用楔形文字,造型艺术有较高成就。帝国都城有苏萨、波斯波利斯(一译波塞城)、巴比伦和埃克巴坦那。帝国国教为琐罗亚斯德教。贝希斯敦铭文是波斯的宝贵遗产和重要史料。

☚ 所罗门   居鲁士 ☛

波斯帝国

Persian Empire (6th century-4th century BC)—It was the center of a powerful empire which included all of western Asia,Egypt,and parts of eastern Europe. It was overthrown by Alexander the Great in 330BC,conquered by the Muslim Arabs between AD 633 and 651,it was renamed Iran in 19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