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治管理与德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治管理与德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法治管理与德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社会管理是法治管理。一切社会管理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遵从法律精神和法律制度,依法行事。社会管理除行政、经济、咨询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外,法律手段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不管是国家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都必须使用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属于国家政权的职能范畴,它由一整套法律、法令、法案、条例、政策、命令等构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化经济、规律化经济。离开了法治,市场经济就会寸步难行。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和经济权利平等是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它保证了市场经济建立在平等竞争、公平竞争和公开竞争的基础上。只有经济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才能保证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调配生产要素,才能调动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人 (即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的积极主动性。而法律手段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本身的权威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立法、司法机构的有效性,以及立法、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
所以,作为对人们社会行为控制的社会管理,既要注重法治管理、又要注重德治管理,正如治国之道,在于一文一武。“武” 即外在的强制控制,如法律制裁;“文” 即加强各人的内在自我控制,如思想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强调法治管理,把人们的行为限制在宪法和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思想管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使人们自觉遵守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利不背义。所以邓小平在1980年12月的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中指出: “党的领导机关……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5页)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保证和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应该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综合性、立体性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不会使管理僵硬,流于形势,才更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管理不仅仅提供法规控制的原则,更重要的是价值信念精神。因此,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要加强法制建设,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形成企业独特的价值信念、群体精神和主人翁精神。

☚ 中国现代管理的法制原则   中国现代管理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000005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