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斯宾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斯宾德

法斯宾德

被国际影坛称为怪杰的法斯宾德是“德国新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空间横跨了电影、电视及舞台。自1965年起到1982年去世为止,他共完成电影作品43部,且佳作累累,频频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其创作力高高凌驾于同侪之上。1969年,法斯宾德拍出了他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卡策马赫尔》,影片揭露了前西德社会中的种族偏见,在曼海姆国际电影节上获电影评论奖。以后又拍摄了《爱比死更冷酷》、《对一名神圣妓女的警告》、《四季商人》、《马丽·布劳恩的婚姻》、《莉莉·马莲》、《过气女人》等名作。其中《马丽·布劳恩的婚姻》获1979年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过气女人》获1982年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他的早期影片,集中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奇迹时期社会中人的不幸和孤独; 后期的作品主要在于表现历史的创伤、分析人的意识与政治历史的关系。他的影片的总的目的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罪恶,主张用人性的复苏来拯救世界。


法斯宾德作品《爱比死亡更残酷》剧照


法斯宾德1945年5月31日生于巴特沃里斯霍芬,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夫。读书时,他的表现奇差无比,曾被评判为 “因低能而无法接受学校教育”而被逐出校门。大概在他7岁左右,他的父母开始闹离婚,于是他便每日到电影院消磨时光,通常他每天都要看两、三部影片,可以说他是在电影的教育和没有父母之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法斯宾德晚期的生活暴饮暴食、工作过度、疯狂酗酒、毫无节制地大量服用毒品与迷幻药。显示出他生命中童年的被剥夺和对冒险的需求。1982年,法斯宾德不幸去世,年仅37岁。
☚ 高仓健   弗朗索瓦·特吕弗 ☛
法斯宾德

法斯宾德1946—1982Fassbinder,Rainer Werner

联邦德国电影导演,新德国电影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巴伐利亚。曾涉足戏剧,当过演员、导演和编剧。靠自学成为电影导演,丰富的戏剧经验对其影片风格有重要影响。1969年拍摄第一部故事片《爱比死更冷酷》,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引起很大反响。同年,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卡策尔马赫》在曼海姆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大获成功,被评论界誉为“真正的、伟大的天才”,“将戈达尔和斯特劳布的先锋派业绩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短促的13年电影生涯中,共拍摄41部故事片及多部电视片,同时还导演、创作舞台剧和广播剧,扮演过数十个角色。其影片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拍片速度极快,有电影神童之称。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内容与明显的民族反思特征。法斯宾德是当代德国少数几个敢于直接探讨战后德国人心理的电影导演之一,善于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挖掘,深入剖析第三帝国至战后重建时期德国的历史与现实。战争三部曲《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1978)、 《莉莉·玛莲》 (1980)、 《罗拉》(1981 ),皆以女主人公的经历再现战时的德国与战后德国的复兴。艺术风格受戈达尔、布莱希特、西尔克等导演的影响,同时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与室内剧电影的传统,吸取了新德国电影先驱者的艺术成就。致力于拍摄象好莱坞影片一样通俗易懂的德国影片。他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轰动世界影坛,为新德国电影运动与德国电影的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他代表作品有《四季商人》(1971),《恐惧吞噬灵魂》(1973),《绝望》(1978),《薇罗尼卡·福斯的渴望》 (1982), 《与魔鬼结盟的水手奎莱尔》(1982)等。

☚ 施隆多夫   文德斯 ☛
000012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