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附录85 开封相国寺 附录85 开封相国寺 相国寺在河南开封市内,是我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址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乃赐名大相国寺。相国寺主要殿宇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也称罗汉殿)、藏经楼及东西配殿等。寺庙占地540余亩。明末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建筑全毁,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天王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像、弥勒像和韦驮像,静中有动,浑朴自然。中心亭有千手千眼观音,为四面站像,通高5米,重约4吨,是清代乾隆年间用一棵千年银杏树雕刻而成。 大雄宝殿与藏经阁均为重檐歇山式斗拱层层相叠,黄绿琉璃瓦覆盖。 殿与月台周围绕以白石栏杆。相国寺山门内有巨型铜钟一口,高近3米,重5吨,铸于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霜天凌晨,敲响此钟可声震全城,故“相国霜钟”为开封八景之一。 |
☚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附录84 龙门香山寺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附录86 登封少林寺 ☛ 00009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