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国法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国法郎

法国本位货币。辅币单位是分。1法郎等于100分。流通的纸币面额有20、50、100、200、500法郎;铸币面额有1、5、10、20分和0.5、1、2、5、10法郎。1803年法郎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等于0.27g纯金或4.5g纯银。1928年法国正式实行金块本位制,到1936年停止。1946年12月法郎含金量规定为0.00746113g。从1974年7月起,法郎成为特别提款权的定值货币。1998年5月2日,法国成为首批欧元国,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3月1日欧元成为法国唯一法定货币。

法国法郎

法国法郎

法国的本位货币单位。1795年正式代替利佛尔成为法国本位货币单位。辅币为分,1法郎等于100分。流通中的纸币面额有10、50、100、500法郎,银币面额有5、10、50法郎,铸币面额有0.5、1、5、10法郎和1、5、10、20分。1803年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等于0.290327克纯金或4.5克纯银。1928年6月法国实行金块本位制。1932年法郎停止兑换黄金,标志金块本位制的结束。1946年12月 18日,法国政府宣布法郎含金量为0.007416113克,对美元的法定汇率为1美元等于119.107法郎,后历经变动。1960年1月1日起,法国发行新法郎,含金量定为0.18克。1963年1月1日起,恢复法郎旧称。1969年8月10日,法国政府宣布法郎含金量为0.16克,对美元的法定汇率为1美元等于5.55419法郎。1973年3月19日法国参加西欧联合浮动集团,1974年1月19日退出,宣布法郎实行单独浮动。1974年7月1日起,法郎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特别提款权的定值货币之一。

☚ 法郎区   法国石油公司 ☛

法国法郎French Franc,FF,Frangais

法国的本位货币。1795年正式代替利佛尔成为法国本位货币单位。辅币为分(centime)。1法国法郎等于100分(以下简称法郎)。目前流通中的纸币面额为10、50、100和500法郎,银币面额为5、10和50法郎,铸币面额为0.5、1、5和10法郎,以及1、5、10和20分。法国于1803年开始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等于0.29克纯金或4.5克纯银。1928年6月法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到1936年停止法郎兑换黄金。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法郎与美元挂钩,1946年12月18日1法郎含金量规定为0.00746113克。之后法郎曾多次贬值。1960年元旦发行新币,1法郎含金量规定为0.18克。1971年8月23日继美元浮动之后,建起双重汇率,由固定汇率的贸易法郎和自由波动的金融法郎组成。1972年4月24日贸易法郎参加欧共体货币联合浮动。1973年3月19日贸易法郎对美元实行浮动。同时与丹麦、比利时、联邦德国、卢森堡、荷兰、挪威和瑞典7国共同实行联合浮动,对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幅规定为2.25%。1974年1月19日法郎退出联合浮动,1975年7月10日法郎再次加入联合浮动,1976年3月15日再次退出“蛇形浮动”。1979年3月19日法国参加欧洲货币体系,此后该体系内部曾多次进行汇率调整,每次都是法郎对马克贬值。1981年5月21日法国宣布实行外汇管制。1973~1983年法郎流通量增长111%,国内购买力下降65%,自由外汇市场价值下降49%。1973年2月14日制定的官方汇率为4.604法郎兑1美元,作为基础理论汇率一直沿用,但实际汇率已发生巨大变化。1973年1美元兑4.7085法郎(期末数字,下同),1979年兑4.0200法郎,1984年兑9.5920法郎,1991年兑5.1800法郎。法郎对美元已大幅度贬值。在国际储备中,法郎占有非常次要的地位,1973年第一季度末至1990年,法郎在世界官方外汇储备总额中占的比重从1.1%略升到2.1%。法郎亦为特别提款权定值货币,其所占比重,1974年为7.5%,1991年为11%。1998年法郎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5.3441法郎;对欧元的汇率为1欧元兑换6.559法郎。

法国法郎

法国的法定货币。其发行机构为法兰西银行,有10、20、50、100、200、500法郎等面额纸币,另有0. 5、1、2、5、10法郎和5、10、20分铸币。主辅币制为: 1法郎=100生丁 (Centimes)。其ISO货币符号为FRE。1719年开始,由法国皇家银行发行钞票,钞票名称为 “里弗尔” (Liyers)。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以后,1792年以法兰西共和国名义发行钞票,取代皇家货币,但货币名称未变。由于通货膨胀,1796年宣布所有钞票作废。1800年成立法兰西银行,该行当年发行钞票,名称为 “法郎”。1800年1870年期间,共发行八种面额钞票。二战期间法国被德军占领,1944年维琪政府发行一种货币,钞票背面印有法国三色旗图案。1960年1月1日,法国进行货币改革,同时发行“新法郎”。1963年1月1日恢复原 “法郎”货币名称。目前流通的法国法郎有五种面额,分作五个年份和版本。1990年法国法郎增加了安全线。

法国法郎

法国法郎French franc

法国的法定货币。其发行机构为法兰西银行,有10、20、50、100、200、500法郎等面额纸币,另有0.5、1、2、5、10法郎和5、10、20分铸币。主辅币制为:1法郎=100生丁(Centimes)。其ISO货币符号为FRE。1719年开始,由法国皇家银行发行钞票,钞票名称为“里弗尔”(Livers)。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以后,1792年以法兰西共和国名义发行钞票,取代皇家货币,但货币名称未变。由于通货膨胀,1796年宣布所有钞票作废。1800年成立法兰西银行,该行当年发行钞票,名称为“法郎”。1800年~1870年期间,共发行八种面额钞票。二战期间法国被德军占领,1944年维琪政府发行一种货币,钞票背面印有法国三色旗图案。1960年1月1日,法国进行货币改革,同时发行“新法郎”。1963年1月1日恢复原“法郎”货币名称。目前流通的法国法郎有五种面额,分作五个年份和版本。1990年法国法郎增加了安全线。

☚ 爱尔兰镑   西班牙比塞塔 ☛
法国法郎

法国法郎

法国的法定货币单位。1法郎等于100生丁。目前流通的纸币面额有10、20、50、100、200、500法郎等面额,铸币有1/2、1、2、5、10法郎和1、5、10、20生丁。法郎一词起源于14世纪。1360年,法国发行一种新的金币,币面上铸有一位骑马的武士,名为“法郎哥拉姆·莱克斯”,人们便称这种金币为“骑马法郎”。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国王约翰二世于1356年被英国俘虏,法国为赎回国王,于1360年铸造了一种金币作为赎金,使国王恢复自由。因“法郎”一词在法语中是自由的意思,于是人们把这种金币称之为“法郎”。法郎当时仅仅是法国许多铸币中的一种,与流通货币“利佛尔”的含金量相同,都是3.88克黄金。直到1795年4月,法国才将货币单位利佛尔改为法郎。1834年,其他货币全部退出流通领域,法郎成为法国唯一的货币。
在1878年以前,法国实行的是金银复本位制。1803年通过的共和国11年芽月17日法令,曾明确规定法郎含金量为0.2903225克,含银量为4.5克,1/4、1/2、1、2和5法郎的硬币为银币,20和40法郎的硬币为金币。
从1878年起,法国停止铸造银币,事实上由金银复本位制改变为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财政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政局动荡不稳,导致法郎危机。法国当局于1928年6月根据历年来法郎实际贬值的程度,重定法郎的含金量为0.05895克,与1803年的法郎相比,贬值79.69%,同时改行金块本位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法国经济受到猛烈冲击,政府被迫于1936年10月放弃金块本位制。1937年6月,取消法郎含金量,法郎便成为不能兑现的纸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自由法国使用“自由法郎”,在德国占领区使用“占领区法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50年代,法郎先后于1945年12月、1948年1月、1949年9月、1957年8月和1958年12月5次贬值。含金量减到0.0018克,贬值90%,对美元汇率变为1美元兑493.706法郎。法郎一再贬值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法国经济,使之财政负担异常沉重,通货膨胀极度恶化,加之战后法国接连发动对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军费开支连年增加,故使通货膨胀继续发展,货币不断贬值。
从1960年1月1日起,法国进行货币改革,使用“新法郎”。一个新法郎等于100个旧法郎,含金量改为0.18克。1963年新法郎恢复了“法郎”的名称,把1960年以前的法郎称为“老法郎”。在60年代,法郎仅贬值一次。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五月风暴”,法国经济一度陷于瘫痪,法郎受到猛烈冲击,因而在1969年8月贬值11.11%,含金量降至0.16克,对美元汇率改为5.5419法郎兑1美元。
进入70年代,法郎汇率制度变化频繁。1971年初美元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瓦解。1971年8月21日起,法国建立双重外汇市场(1973年3月20日取消),将法郎汇率分为贸易法郎和金融法郎。1972年4月10日,法郎参加西欧的“蛇形浮动”。1973年3月31日,法郎参加西欧货币的联合浮动, 1976年3月15日再次退出。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正式成立,法国加入,法郎成为成员国货币之一。
1981年5月,法国社会党执政,起初执行一条与前政府不同的经济政策,想通过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结果造成贸易逆差扩大和严重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加剧,法郎币值日益下降,无法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固定汇率。不到一年,法国被迫在欧洲货币体系内部将法郎两次贬值(1981年10月4日贬值3%,1982年6月12日贬值5.75%)。到1982年6月,法国政府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从膨胀转为紧缩,但未能扭转法国的经济形势和法郎颓势,1983年3月21日法郎又贬值2.5%。1985年7月22日,欧洲货币体系内部调整中心汇率,法国法郎升值2%。1986年4月,由于联邦德国马克兑美元汇价强劲上升,法国法郎无法维持对联邦德国马克的中心汇率,又不得不贬值3%。1986年以后,法国经济保持健康的发展势头,通货膨胀也有明显下降,这些有利因素支持了法国法郎汇价的回升与稳定。

☚ 加拿大元   瑞士法郎 ☛
法国法郎

法国法郎

法国的本位货币单位。1法郎=100分。流通中有10、50、100、500法郎面额的纸币,另有5、10、50法郎面额的银币和0.5、1、5、10法郎和1、5、10、20分铸币。18世纪中期,法国有多种铸币,主币是利佛尔,含金量为3.88克黄金,法郎只是众多铸币中的一种。1795年4月,法国将货币单位利佛尔改为法郎,1834年,其他货币全部退出流通领域,法郎成为法国唯一的货币。1878年以前,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1803年规定法郎含金量为0.2903225克,含银量为4.5克。0.25、0.5、1、2、5法郎的硬币为银币,20和40法郎的硬币为金币。1878年,法国停止铸造银币,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后因战争等因素影响,法郎逐渐贬值,1928年6月法国政府根据历年法郎实际贬值的程度,重定法郎的含金量为0.05895克,同时改行金块本位制。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1936年10月放弃金块本位制,法郎演化成不兑现纸币。第二次世界大战及50年代,法郎先后于1945年12月、1948年1月、1949年9月、1957年8月和1958年12月五次贬值,含金量减到0.0018克。从1960年1月1日开始,法国进行货币改革,使用“新法郎”,1新法郎=100旧法郎,含金量为0.18克。1963年新法郎恢复“法郎”旧称。因1968年“五月风暴”的冲击,法郎于1969年8月贬值11.11%,含金量降到0.16克。1971年美元危机之后,法郎汇率制度变化频繁,1972年4月10日法郎参加西欧的蛇形浮动,1973年3月31日,法郎参加西欧货币的联合浮动,1974年7月19日退出,1975年7月10日重新加入,1976年3月15日再次退出。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正式成立,法国加入。法国法郎是特别提款权五种定值货币之一。

☚ 联邦德国马克   瑞士法郎 ☛
000023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