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泄殖腔的分隔与演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泄殖腔的分隔与演变

泄殖腔的分隔与演变

泄殖腔是后肠末端膨大的部分。它的腹侧与尿囊相连,背面两侧接受中肾管通入,末端细长,为暂时的尾肠。泄殖腔的腹侧壁内胚层直接与体壁外胚层相贴连,形成由内、外两胚层构成的泄殖腔膜或称泄殖腔板。此膜在人胚第3周初已出现于胚盘中线尾侧。4周时,随着胚胎尾部的生长,泄殖腔膜由胚盘的尾侧转至胚体的腹侧,以后由于中胚层细胞逐渐扩生至泄殖腔膜周围的内、外胚层之间,使泄殖腔膜的范围变小。同时环绕此膜周围的组织生长较快,形成三个小突起,一个位于中线,介于脐与泄殖腔膜之间,称为生殖结节,两个分别位于膜的两侧,称为生殖褶襞。生殖褶之间为尿道沟。
人胚第4周时,在后肠与尿囊之间的中胚层间充质密集形成楔状的隔板,称为尿直肠隔,向泄殖腔膜方向生长。7周时,尿直肠隔将泄殖腔分隔为背、腹二部,背侧较小,以后演变为直肠;腹侧较大为原始尿生殖窦,将来演变为膀胱、尿道及外生殖器。尿直肠隔与泄殖腔膜会合之处,称为原始会阴。此时,泄殖腔膜也被尿直肠膈分为尿生殖膜和肛膜,二膜于7周时先后破裂,为以后尿道及肛门通于外界的开口(见图)。

人胚泄殖腔的分隔及演变

A.性别未分化期(6周人胚) B.分化为男性的尿生殖系统 C.分化为女性的尿生殖系统

1.中肾 2.生殖腺 3.脐带 4.尿囊柄 5.尿生殖窦 6.直肠 7.泄殖腔 8.尿生殖膜 9.背主动脉 10.后主静脉 11.旁中肾管 12.中肾管13.后肾 14.阴茎 15.尿道沟 16.肛门 17.输精管 18.阴蒂 19.输卵管 20.卵巢 21.子宫22.子宫颈 23.阴道


膀胱和尿道的发生 原始尿生殖窦由头侧向尾侧分为三部分,即膀胱部、盆部和初阴部。膀胱部膨大,以后分化为膀胱,其顶端与尿囊相连。尿囊以后退化变为脐尿管,其管腔在胚胎后期封闭形成纤维束,使膀胱顶端连于脐。出生后,此纤维束由于膀胱下降而加长,成为脐中韧带。
中肾管与输尿管芽共同的总排泄管通入膀胱的后壁。随着膀胱的逐渐扩大,总排泄管被吸收成为膀胱后壁。因此,中肾管和输尿管也分别开口于膀胱。由于膀胱后壁进一步生长,输尿管开口相对的移到膀胱头侧,而中肾管开口则移至尾侧,彼此并排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由于总排泄管来源于中胚层,被吸收后形成的膀胱三角上皮便成为膀胱中唯一的中胚层区,有谓此区在男性达到尿道前列腺上部; 在女性则占尿道的上2/3 (Richard与Snell,1972)。但是,(Gyllensten,1949)指出膀胱三角的中胚层上皮以后被来源于内胚层的膀胱上皮所代替。人胚第3月时,膀胱壁外的间充质开始分化为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第4月形成成体膀胱壁的分层状态。
尿生殖窦的盆部,在男性演变为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在女性演变为连接膀胱的永久尿道的大部分。胚胎3月末,男性尿道前列腺部的上皮增生,长出一些芽泡伸入周围间充质内,分化发育为前列腺,女性尿道的头侧段也以同样方式发生形成女性尿道旁腺体。
初阴部或称真尿生殖窦,在男性发育为尿道阴茎部的大部分。在女性,尿生殖窦的初阴部发生为尿道的下段,以下部分则加宽变浅,当尿生殖窦膜破裂后,与尿道沟共同形成阴道前庭。
☚ 肾的发生   泄殖腔畸形 ☛
000010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