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治外法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治外法权zhì wài fǎ quán国家间彼此授予对方外交官的特权。1890年《日本国志》卷七:“泰西诸国互相往来,凡此国商民寓彼国者,悉归彼国地方官管辖,其领事官不过约束之照料之而已。唯在亚细亚理事得以己国法审断己民,西人谓之‘治外法权’,谓所治之地之外而有行法之权也。治外法权始于土耳其。”1899年《清议报》十九册《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杂居以后,日本政府收回治外法权。”1909年蒲圻但焘《海外丛稿》卷之三:“今各国法予外国元首以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❶国家间相互地授予外国外交官员的特权。指外国人不受所在国管辖,如同处于该国领土之外。英文为exterritoriality。 ☚ 外交特权与豁免 调停与斡旋 ☛ 治外法权exterritoriality国家在国家领土以外的管辖权,有两种意义:最广泛义的治外法权包括一般国际法所指的治外法权、称为领事裁判权的治外法权(参见领事裁判权和作为国家领土管辖权的特殊例外的称为域外管辖权的治外法权(参见域外管辖权,而狭义的治外法权则专指一般国际法所指的治外法权,即国家元首、外交使节以及军舰等在国际法上所享有的豁免权。英文有ex-territorialily和extraterritoriality两个词。这两个词在本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往往把exterritorality专指狭义的治外法权,而extraterritoriality则指领事裁判权,而领事裁判权在英文上又称为consular jurisdiction。 治外法权(1)外国人不受所在国管辖,有如处于该国领土之外一样。此种特权(外交特权)只有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才享有。一国军舰、军队依据有关协议,通过他国国境时也可享有。(2)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亦指领事裁判权。这种特权地位或制度是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侵害,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违反国际法公认的主权原则,现已废除。 治外法权❶一国国民在外国境内不受所在国管辖,如同处于所在国领土以外一样,根据国际法和外交惯例,这种特权只有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等才能享有。军舰、军队根据协议通过外国国境时,也可享受这种权利。 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国政府授予居住在该国的他国公民或臣民的特别权利。这种权利在过去包括不受授予国法律审判的权利,或有关铁路租借、港口停泊和税收的特权,或同时包括这两方面的权利。这些权利经常包括在条约中,如根据1830年条约,土耳其允许居住在土耳其的美国公民不必遵守伊斯兰法律。此后,美国与许多外国政府签订了治外法权条约,包括1844年与中国的条约,1858年与日本的条约,1863年与英国一起和中国关于在上海建立外国租界的条约,以及与暹罗、埃及和波斯的条约。美国经常主动废除治外法权条约,承认治外法权的性质是不民主的。因此,1894年与日本的条约和1943年与中国的条约废除了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❶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一种别称。即指临时居住在一国的外国人所享受的一种法律上的特权或豁免。他们如同处于该国领土之外一样,不受所在国法律的管辖。根据国际法和外交惯例,享有此种外交特权的人员有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等。此外根据有关国家的协议,一国军舰、军队驻在他国或通过他国国境时,也可享有此种权利。 ☚ 实物税 治安管理处罚 ☛ 治外法权“治外法权”,用在税收上是关于国家税法法权的规定。例如,一个建立在另一个国家的公司所分配的股息,按照税法应当征税。然而,也有唯一的一条理由,就是该项股息已缴纳了税款。而该项利润源是在上述头一个国家之外。税法的治外法权在这个意义上讲,通常是建筑在税法规定的“所得来源”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的,但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避免重复征税协定范本第十条第五款中明确禁止这样做。 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 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 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extraterritorial right;exterritoriality;extrali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