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油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油桐yóutóng落叶小乔木,叶卵状心形,核果卵形。种子榨的油叫桐油,工业上用作涂料。 油桐tung oil treeVernicia fordii,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2。高达12m,树冠球形或扁球形。枝粗壮;单叶互生,广卵形,长5~15(18)cm,全缘,叶柄顶端具2紫红色腺体;顶生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单性同株,花瓣白色、有紫色条纹,花期4~5月;核果近球形,9~10月果熟。产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以四川、湖南、湖北和贵州最为集中。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霜冻有一定抗性,一10℃以下可引起冻害;适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砂壤土。播种繁殖,随采随播或将种子沙藏至翌年春播,当年苗高达80~100cm。常见病虫害有油桐枯萎病、油桐叶斑病、根腐病和油桐尺蠖、刺蛾、金龟子等。 油桐tung oil treeVernicia fordii(Hemsl.)A.-Shaw,又称三年桐。大戟科,油桐属。中国特产的重要油料树种。落叶乔木,高达10 m。有乳液。叶卵形或宽卵形,长7~18cm,宽3~17 cm,全缘,偶有3裂,掌状脉5~7条;叶柄先端有2枚红色腺体。花序圆锥状,花单性,雌雄同株,白色或黄色;花瓣基部常有黄红色条纹或斑点。核果近球形,径约6~7 cm。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栽培最多。有4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中国油桐。喜光,宜温暖气候及肥沃土壤。种子榨油为干性油,广泛用于国防、塑料、电器、制漆等工业。木材白色,稍软,可制家具等。 油桐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高12米,花期4月~5月,果10月成熟。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植物油,干燥快、比重轻、有光泽、不怕冷、不怕热、耐酸、耐碱、防湿、防腐、防锈,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是大宗传统出口商品。四川优良品种有大米桐、小米桐。四川油桐栽培历史悠久,自然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山地和川西南山地的170余县 (市),主产于万县、涪陵、达川、巴中4个市、地。1994年全省栽培面积约261万亩,油桐籽产量约12.9万吨。 油桐大戟科油桐属落叶小乔木。又称桐油树,三年桐。树高4~10 m。单叶互生,长宽约10~15 cm;掌状脉3~5条。叶卵状椭圆形,长5~18cm,宽3~17cm,先端短尖,基部浅心形。单性花,雌雄同株,花大。核果、球形,径4~6 cm。圆锥花序顶生,花先叶开放,白色,有淡红条纹,径约3~6cm。雄花具雄蕊8~20,2轮。雌花子房3~4(8)室,花期3~4月,果期10月。产于淮河流域以南,广泛栽培的工业用油料作物。长期栽培选出有小米桐、大米桐、柴桐、柿饼桐等。种子繁殖。种子出油率30%~35%,是油漆及涂料工业重要原料。种子3~5粒。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在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500~5000℃,全年无霜期240~270d,年降水量900 ~1300 mm。油桐生长3年即可开花结实,6~8年进入盛果期。鲜果重一般为50 ~70 g,果径4~8 cm。中国油桐分布于22°15′~34°30′N;99°40′~122°07′E。中国油桐约有1200年栽培史。油桐属世界3种,分布亚洲东部和太平洋岛屿。中国产2种,其中一种千年桐又称木油树、五爪桐。核果卵圆,径3~5cm,有3棱和网纹,种子3(4)粒,扁圆形。产长江以南。寿命长,可作油桐砧木。 油桐yóu tóng《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罂子桐(7)。药名。罂子桐的别名,参见“罂子桐”条。 油桐 油桐主要品种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两种。油桐树性喜阳光和温暖,种子可榨取桐油。桐油是一种最好的干性油,在工业上的用途多达850多种,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出口总量居世界前列。广西是全国油桐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主要产地为龙胜、三江、荔浦、贺县、都安、上林、恭城、平乐等县。 ☚ 油茶 桂花 ☛ 油桐 油桐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 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本油料树种。陇南栽培的是三年桐,分布于文县碧口、中庙,康县阳坝、铜钱及武都南部。种仁含油量61.11%, 是干性油, 比重轻, 不传电, 耐冷热、酸碱、潮湿,防腐朽。为涂抹飞机、船舰、机车等外壳的优质漆的原料,又可制硬皮橡胶和汽油,可制油布、油毡、帐篷、油纸、人造革等防水涂料。可作杀虫剂、呕吐剂,能解砒霜中毒。果皮制活性炭,树皮制栲胶。木材质轻软,制家具、床板、箱板,不易受虫蚁蛀食。 ☚ 油茶 板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