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河流水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河流水情

河流水情heliu shuiqing

指河流水位和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又称河川径流情势。它包括河川径流的年内与年际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气候因素和水源补给条件、气候的季节更替特点以及准周期性的存在。因而河川径流无论是年内变化或是多年变化过程,都存在着周期性和随机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河流在一年中随着降水的季节交替变化规律,也可按一年内水情变化特征分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汛期,指河流处于高水位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洪水经常发生。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冬季有积雪,春季气温上升引起的积雪融化和河冰解冻而形成春汛,以东北、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西北的阿尔泰地区,春汛的历时长,流量大。黄河中、下游部分河段,河流解冻时间不一致,在距离较长的南北向河段中,往往因冰凌堵塞形成冰坝,引起上游水位上涨,谓之凌汛。我国南方河流,因雨季来临早,也出现春汛,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两水系较为显著。春汛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为桃花汛。夏季对我国大多数河流来说,由于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增,河水位上涨,夏季洪水频繁,形成夏汛或伏汛。在北方因雨量集中,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我国西部高山地区冰川大量融化,夏季径流量高达60~70%。在我国秋雨较多的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秦岭及大巴山一带河流能形成秋汛。海南岛地区受台风雨影响,秋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50%,是我国秋季径流最多的地区。自夏汛或秋汛过后,到冬季枯水期或冻结期之前,河流水位处在中常状态,称为平水期。它开始于前期洪水消退之时,终止于出现枯水流量之时。枯水期系指河流处于低水位的一段时期。我国河流的枯水期大多出现在冬季,这时期降水很少,几乎无地面径流注入,主要由地下水补给,依靠地下水维持基本流量过程,冬季径流量一般只占年径流量的4~6%。北方河流冬季受封冻影响,冬季径流量更少,还不到年径流量的1%。东北北部的一些小河,冬季因冻结到底而断流。南方河流冬季有一定量的降水,冬季径流量比北方河流多,但一般也不到年径流量的10%。冬季年径流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省,占年径流量的15%以上,特别是其东北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是中国冬雨最多的地区,河流冬季径流量可占年径流量的25%以上。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大体上与本地区的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相符,同样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规律,即河川径流年际变化中呈现有丰、枯水年组周期性的变化趋势。周期性出现的时间不相同,数量也不重复,表现出偶然性特点。我国黄河以北的河流,从大量实测资料证实,丰、枯水年组交替出现的持续时间一般较南方河流为长;丰、枯水组的变幅上,北方河流比南方大河大。一个地区枯水年或丰水年连续出现,往往带来持续的旱(洪)灾害,对经济建设非常不利,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增加了困难。

☚ 流量   河流冰情 ☛
河流水情

河流水情

河流水情表示河水流量和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是河流水文情势的简称。水位和流量有日、月、季、年和多年变化。它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也是河流分类和水文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气候的季节交替,河流在一年中各个时期的水情也随之变化。中国河流水情一般分为春汛、夏季洪水、秋季洪水及平水、冬季枯水四个阶段。
中国北方河流由于春季积雪融化和河冰解冻而形成春汛。春汛历时和流量主要决定于区域上的积雪厚度和热量情况。东北、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西北的阿尔泰地区,积雪较厚,因而春汛流量较长,历时较大。华北地区因积雪不多,春汛主要由河水解冻而形成,春汛不如上述地区显著,历时也较短。黄河下游春季解冻时,冰凌阻塞河道,水位明显上涨,形成凌汛。我国南方河流,因雨季早临,也出现春汛。春汛流量和总量主要取决于流域上的降雨特性。洞庭湖和鄱阳湖两水系是我国南方春汛较显著的地区,春季径流约占年径流40%。春汛开始日期根据雨季的开始决定,终止日期难确定。前苏联、加拿大和北欧一些国家的河流春汛也很显著。
夏季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控制了中国广大地区,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丘陵地区出现梅雨天气,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各地降水普遍增多,西部高山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中国河流进入夏季洪水期。中国大多数河流最大流量和最大月总量都出现在夏季洪水期,特别是7、8两月。北方河流夏季洪水总量一般占径流量的50%,甚至可达60—70%。北半球河流普遍有洪水。
中国多秋雨的地区,秋季也发生洪水。例如,秦岭、大巴山一带,西南季风控制的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秋季多台风的东南沿海和海南岛地区等。其中有些地区秋季洪水总量占年径流的30—40%,海南岛可达50%左右,是中国秋季径流最多的地区。秋季洪水往往是夏季洪水的继续,因此,两者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自夏季洪水或秋季洪水过渡到冬季枯水,一般有一短暂的平水期。平水期开始于前期洪水退落之时,终止于出现枯水流量之时。
冬季是中国的旱季,河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几乎无地面径流注入,流量减少,成为中国河水最枯的季节。除少数地区外,冬季枯水径流量还不到年径流量的10%。一年中的最小流量和最小月总量大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东北北部的小河冬季因冻结到底而断流。西北和内蒙古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小河,因河槽下切浅,以致无地下水补给而干涸。由于北方部分河流冬季枯水期基本与封冻期一致,因此,封冻和解冻日期可作为冬季枯水期的开始和终止日期。在南方则应在流量过程线上找到秋季径流中止之时,作为枯水期的开端,而将春季径流开始上涨之时作为枯水期的终止。台湾省的东北部与其他地区不同,由于冬季正当东北季风的迎风面,成为中国冬雨最多的地区,冬季河流也可出现洪峰。冬季水量可占年径流量的25%以上。
日历年的开始日期 (1月1日) 正处在冬季枯水期间,一般不作为径流调节和水文计算的起始时间,而采用水文年则较为方便。水文年一般指由当年枯季末至次年枯季末所经历的时间,包括了一年中河流水情的各个阶段。水文年的划分还有其他方法,如把河流从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转变到地面水补给增多的时候作为水文年的开始; 按这种方法一些河流一般取春季开始作为水文年的开始,而原苏联对其欧洲部分的河流,则取秋季作为水文年的开始。另一种分法是把降水稀少或流域内开始积雪、地面径流基本停止时作为水文年的开始。按这种分法,水文年的开始可选择流域内日平均温度低于零度的月份,相当于冬季开始之时。中国北方河流采用这种方法。

☚ 河流   水位 ☛
000043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