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节度使
官名。唐代置。掌河南一带诸州军民政令。《新唐书·方镇表》: “至德元载 (公元756年) 置河南节度使,治汴州,领郡13: 陈留、睢阳、灵昌、淮阳、汝阴、谯、济阴、濮阳、淄川、琅邪、彭城、临淮、东海。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废河南节度使,置汴州都防御使,领州13如故; 寻以滑、濮2州隶青密节度,毫州隶淮西节度。二年,废汴州都防御使,置汴滑节度使,治滑州,领州5: 滑、濮、汴、曹、宋。又置河南节度使,治徐州,领州5: 徐、泗、海、毫、颍。未几,颍州隶郑陈节度,寻复领颍州,是年,又以濮州隶兖郓节度,颍、亳2州隶郑陈节度。上元元年 (公元760年)以海州隶青密节度。二年,废汴滑、河南2节度,以徐、泗、汴、宋、曹5州隶淮西节度,滑州隶滑卫节度。宝应元年 (公元762年) 复置河南节度使,治汴州,领州8: 汴、宋、曹、徐、颍、充、郓、濮。大历四年 (公元769年) 河南节度增领泗州,以颍州隶泽潞节度。十一年,废河南节度使,曹、兖、郓、濮、徐5州隶淄青节度,宋、颍、泗3州隶永平军节度,汴州隶淮西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