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水大桥
全国首创柔性墩多点顶推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位于望城县高塘岭镇北郊,跨沩水尾段,沟通101省道。1980年12月竣工通车。桥全长240米,桥宽10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上部结构为4孔38米、2孔38米两联等高度连续梁,横剖面采用单箱双室, 梁高2.5米。下部结构采用1.5米双柱式柔性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全部采用盆式橡胶活动支座。顶推技术在此桥修建时已为国内外广泛采用,但多以单点顶推施工。1979年湖南省交通厅组织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设计院、交通科学研究所,邀请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柔性墩在顶推过程中的受力特点,进行多点、分级、同步控制顶推试验,由省公路局工程处采用“分级调压、集中控制”施工,用以适应柔性墩的受力要求。桥墩、箱梁连体定位,获得成功。1980年11月,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受交通部委托,组织28个单位进行技术鉴定,确认此项施工技术设备轻、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轻型墩台,为中国桥梁建设填补了一项空白。1982年1月进行荷载试验,证实大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荣获湖南省1980年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及 “七十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