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归亭明沈仲说、清李果室名。李著有《咏归亭诗钞》。咏归,谓一路唱着歌回家。《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因以“咏归”谓很多人聚会一起吟诗作赋。《后汉书·仲长统传》:“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宋翁森《四时读书乐》诗:“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花香。”明王祎《咏归亭赋为沈仲说作》:“何点尔之旷达兮,独从容以无为?谓我服之既成兮,属暮春之芳期。集冠者及童子兮,浴沂水之戏嬉。遂风凉乎舞雩兮,同咏歌而乃归。唯所志之若斯兮,斯脱略乎物累。弗舍己以从人兮,殆春融而蝉蜕。侔气象于尧舜兮,同化工乎天地。宜有契于圣心兮,亟叹赏而兴喟。念去今逾千载兮,孰此志之能承?何若人之耿介兮,乃感慕以作兴。亦见道其庶几兮,匪惟饰乎修名。”(见《王忠文集》卷一)室名寓向往无为恬逸自适之意。 [附目]宋周必大有《咏归亭记》(见《文忠集》卷二八),又叶适有《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明陈曼著有《咏归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