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 沤òu浸泡。《陈风·东门之池》一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毛《传》:“池,城池也;沤,柔也。”池,即护城河。郑《笺》:“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说文》:“沤,久渍 (zì)也。”渍,浸泡。 ☚ 沔 沚 ☛ 沤读音·ou(ˋ),为ou韵目,属ou—iu韵部。乌侯切,平,侯韵。 ❶长时间地浸泡。《说文》:“沤,久渍也。” ❷田家肥料等因长时间堆埋而发热发酵。 上一条: 嘔 下一条: 漚
沤读音·ou(-),为ou韵目,属ou—iu韵部。乌侯切,平,侯韵。 ❶水泡;长时间浸泡。 ❷水中气泡。 ❸通“鸥”,海鸥。 ❹水名,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北。 上一条: 嘔 下一条: 漚 沤òu❶闲呆,停留,闷着:挺大个老爷们儿整天~在家里吃闲饭,该你的呀? ❷熏,呛:也没看见有烟儿啊,咋还有点儿~眼睛呢?(《参花》)∣啥眼神儿啊,那不是失火,他们那是在点蒿子~蚊子。(隋振山《从山里走来》) 沤òu❶浸润。〔例〕她比小福子美多了,而且香粉香水的沤着,绫罗绸缎的包着,更不是小福子所能比上的。(文三189) ❷转指紧密相连。〔例〕我对不起你,我真的从内心里觉得对不起你。可我也真的从内心里觉得我并不爱你。既然这样,我何必让生活被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框住?何必把自己和一个祖传的秘方沤在一起?(皇374) 沤涹、噁ngo2(动)柴火、垃圾等堆在一起,不见火焰地燃:~火|~渣渣|做妻子的便走去屋角,把~的蚊香草,扇了几下,使烟子起大一点。(艾中127) 沤nəu44 (ŋəu44)长时间浸泡水中,起了化学变化: ~麻,~粪。锅~得铁腥气。《说文》: “沤,久渍也。” 《诗·陈风》: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沤〔ou〕 jid bot 沤肥 〔ou fei〕 jid bot hunb. 沤漚ㄡ;ㄡˋōu; òu二2888①动霉烂。⑴冀鲁官话。山东聊城〖 〗。你看,这么些衣裳都~了!‖电线杆有~的了!⑵中原官话。江苏徐州〖ou213〗。脚~烂了。⑶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明李实《蜀语》:「衣物涹烂曰~。」⑷赣语。湖南常宁。清唐训方《里语征实》:「衣物涹烂曰~。」⑸粤语。广东广州〖 〗。呢啲谷嚟唔切晒,有啲~咗咯这些稻谷来不及晒干,有一些霉烂了。⑹闽语。福建漳平〖au21〗。②动酝酿。北京官话。北京〖ou214〗。天气这么阴阴晴晴的,早晚~□(〖tsa°〗)出一场大雪来。③动(衣服)潮湿贴在皮肤上。北京官话。北京〖ou51〗。这一身汗不~得慌么?‖潮褂子~坏了身子。④动柴火、垃圾等堆在一起,不见火焰地燃。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她便走去屋角,把~的蚊香草,扇了几下,使烟子起大一点。明李实《蜀语》:「草伏火中未然曰~。」⑤动拖延。中原官话。河南洛阳〖ou312〗。别~时间了,快走吧!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两天也不要紧,反正有我哩!」⑥动怄气。⑴中原官话。河南〖 〗。李准《冬天的故事》:「杨家偏偏不管,让他堆在那里,阖府上下那个气呀——看你~到何年何月?」⑵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地》:「小儿使长辈不安曰~气。」⑦动焦了。中原官话。河南洛阳〖 〗。⑧动压住。吴语。浙江苍南金乡〖ao52〗。鸡窠笼用石头~牢‖棉被~起困。⑨动未熟的果子(如香蕉)藏起来让它成熟。粤语。广东阳江〖 〗。⑩动煮东西停火让它慢慢熟。粤语。广东阳江〖 〗。~粥。⑪动擦;涂抹。北京官话。北京。《红楼梦》第五四回:「宝玉洗了手,那小丫头拿小壶倒了些沤子润肤香蜜在他手内,宝玉~了。」⑫形坏;不好。⑴晋语。山西忻州〖 〗。他写的字可~哩。⑵闽语。福建厦门〖au21〗。~人道德败坏的人‖~臭面十分生气的脸孔。⑬形(气味)难闻。闽语。福建厦门〖au21〗。~味食物等变质后难闻的气味‖~屎味像大便一样的臭味。台湾〖au21〗。⑭形(颜色)灰暗;混浊。闽语。福建厦门〖au21〗。~色颜色灰暗‖~黄灰黄色。⑮名牛。中原官话。山西河津〖 〗。   沤漚ōu水中的气泡 △ 浮~。 另见588页òu。
沤漚òu长时间浸泡而变质 △ ~肥。 另见587页ōu。 沤漚水泡:浮~。 另见 ou。
沤漚长时间地浸泡:~肥︱~麻。 另见 ou。 沤òu长时间浸在水里,让东西起变化:沤肥│沤麻。 沤òu❶浸泡。如:小褂儿被汗~得深一块浅一块的。/~肥。 ❷(衣物)潮湿贴在皮肤上。如:这一身汗不~得慌么?/潮褂子~坏了身子。 沤ou沤肥 沤粪 沤麻 沤(一)òu (二)ōu【辨形】右是区,末笔是竖折。7画。形声。 【辨义】沤(一)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沤肥|沤粪|沤麻|沤田。 〔沤子〕〈方〉旧时用来滋润皮肤的一种化妆品。 (二)ōu水泡:浮沤。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适用范畴不同:沤(一)òu表示动作,多指农事活动,并用于化妆品名;(二)ōu指液体呈现的状况。 二、构词能力不同:沤(一)òu能构成较多词语;(二) ōu只构成“浮沤”等词。 沤(同)泡 浸 渍 沤òu用保护皮肤的香蜜润肤:宝玉洗了手,那小丫头子拿小壶倒了些沤子在他手内,宝玉~了。秋纹麝月也趁热水洗了一回,~了,跟进宝玉来。(五四·1264)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漚 漚 ōu 水上浮泡。唐·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幻世春來夢,浮生水上漚。”宋·韓琦《觀魚軒》詩:“喜擲舟前翻亂錦,静潛波下起圓漚。”清·邵陵《江天寺》詩:“半空蜃氣結樓臺,漚裏須彌亦壯哉。” 沤漚ōu水中的气泡,水沫。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幻世春来梦,浮生水上~。” 另见443页òu。
沤漚òu长时间地浸泡。《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菅。”(菅jiān:茅草。)也指长时间地壅埋堆积。《搜神记》卷十二:“农夫止麦之化者,~之以灰。” 另见442页ōu。 沤*漚ouC5BD 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使起变化:~麻/~肥/毛巾被~烂了。 泡沫 泡沫泡(泡泡) 沤(沤泡;沤浮;涪沤) 浮漂 浮沫 液体形成的细泡:沫 雨滴着水泛起的泡:沤点 水上的泡沫:水沫 水泡 水面的浮泡:水沤 水受到冲击而形成的许多小水泡:水花 飞溅的水花:跳花 白色的水花:素沫 冰华 雨水飘散时的小水花:雨花 碧水中的水泡:青沤 初沸时起的泡:蟹眼 激浪溅起的浪花、泡沫:惊沫 白色泡沫:霜沤 漂浮的泡:漂沤 回旋的泡沫:旋沫 (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泡沫)
另见:翻腾 水珠 ☚ 水珠 池水 ☛
浸泡 浸泡浸(~种) 泡(~饭;~菜) 淹(~菜;~酸) 渐 溲 释 濡渍 浸入水中:浛(~天荡荡) 沉浸 以酒浸物:醉 用淘米水浸渍:泔(~鱼) 用盐浸渍食物:醃 用液体泡:渥 淋(淋淫) 液 淫 瀸(瀸淖) 瀹 浞(~湿) 浸渍 浸潭 浸浔 用沸水冲泡:沏 用开水泡茶:泡茶(递烟~) 闹茶 沏茶 点汤 调茶 用米汤、粉浆等浸衣布等物:浆(~洗;~裱) 短时间浸泡:渍 长时间浸泡:沤(~粪;~肥) 涹 经得起水浸而不易腐烂:耐水 鲜血浸渍:血浸 (在液体中泡:浸泡)
另见:水 浸泡 ☚ 浸湿、晾晒 沾湿 ☛ 沤(漚)ōu ❶ (水泡) bubble: 浮 ~ bubbles on water surface ❷ [书] (鸥) gull ❸ (姓氏) a surname: ~ 炎 Ou Yan。 另见 see also òu。
沤(漚)òu (长时间地浸泡, 使起变化) soak; steep; macerate 另见 see also ōu。 ◆沤肥 make compost; wet compost; waterlogged compost; 沤麻 ret flax; ret hemp; retting 沤fermenting 沤ǒu❶ 沤浮泡影 △沤(漚)ōu7画 水部 〈书〉 水面的浮泡: 浮~|漂~。 另见òu(299页)。
△沤(漚)òu7画 水部 (1) 长时间地浸泡: ~麻|衣服泡了不洗,都~臭了。 (2) 长时间壅埋堆积发热发酵: ~肥|~粪。 另见ōu(2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