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沙格德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沙格德尔

论沙格德尔及其即兴讽刺诗 哈·图门巴干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9年4期沙木胡苏特 沙木胡苏特 张国杰 民国人物传第10卷第151页

沙格德尔1869—1930

❶蒙古族。民间诗人。内蒙古巴林右旗人。出身贫苦牧民家庭。7岁被父亲送进寺庙当喇嘛,35岁才离开寺庙。云游昭、哲、锡等各盟旗。写了大量讽刺谴责诗,无情地揭露了僧侣封建势力的腐朽和残暴。他的诗在东蒙民众中广为流传。现有《疯子——沙格德尔》和 《沙格德尔的故事》 出版。
❷民间故事人物。

沙格德尔1869—1930

近代蒙古族诗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人。因家境贫寒, 被迫入林东喇嘛庙为僧二十余载,受尽欺凌。后愤然出走,在昭乌达、哲里木、锡林郭勒诸盟草原过流浪行乞的“巴达尔钦”(游方僧)生活。其间目睹僧俗统治者贪婪伪善,残暴腐朽,鱼肉人民的种种罪恶。毅然以好来宝、谚语、民歌和诗词等形式, 对旧社会进行淋漓尽致的揭露、讽刺、控诉和抨击。曾被僧俗统治者诬为“狂人”、“疯子”,而被劳动人民赞为“百姓的代言人”、“旧世界的控诉者”。创作的诗歌, 继承、发扬蒙古族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战斗性。所作诗歌和故事,数量很多, 脍炙人口, 广泛流传于内蒙古民间。

沙格德尔1869—1930

近代蒙古族民间诗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查汗木仁人。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因家境贫困,7岁被送入林东召当喇嘛,在寺内习经、干杂活,同时开始编唱“好来宝”,曾因讽刺活佛喇嘛,揭露其虚伪诈骗,遭毒打,并被诬之为“疯子”和“狂人”。35岁,离开寺庙,在昭乌达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草原云游,过着“巴达尔钦”(云游僧)流浪行乞生活。历经磨难,目睹社会种种罪恶,其创作遂以抨击社会的黑暗为职志,充满强烈的斗争精神。其以诗歌为主体编织起来的故事,悉皆热情奔放,大胆泼辣,开门见山,深受劳动牧民的欢迎,并在内蒙古民间广为流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