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沈雁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沈雁冰

见“茅盾”

沈雁冰1896——1981

原名德鴻,字雁冰,筆名茅盾,浙江桐鄉人,1896年 (清光緒二十二年) 生。1905年入烏鎮初級小學。1907年入植村高等小學。1909年入湖州浙江省立第三中學,後又轉入嘉興浙江省立第二中學及杭州私立安定中學。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畢業後,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编輯所。1920年11月,任《小說月報》主编; 同年12月,與朱希祖等發起组織文學研究會。1921年在上海參加共產主義小组和中國共產黨; 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3年在上海大學教授小說課。1925年底,被選爲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代表、執行委員。1926年1月,赴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 3月任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宣傳部部長。北伐軍占領武漢後,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後又兼任《民国日報》總主筆。四一二政變後被通緝。1928年夏赴日本,與中國共產黨失去組織聯繫。1930年與魯迅一起參加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回國,應生活書店之約創辦《文藝陣地》雜志,出版至第2期後,移往香港,並另任小型報紙《立報》副刊《言林》主编。1938年冬,任新疆大學文學院院長。1939年春,兼任新疆各族文化協會聯合會主席。1940年4月,離新疆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講學。半年後赴重慶,擔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委。皖南事變後,赴香港創辦主编《筆談》,並任《大衆生活》編委。9個月後又回重慶。1940年春回上海; 同年12月,赴蘇聯參觀。1947年赴香港,任新創辦的《小說月報》編委。1948年底赴大連,旋赴瀋陽。1949年2月,參加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任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長。當選爲歷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届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等職。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1981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恢復其中國共產黨黨籍。著有《幻滅》、《動摇》、《追求》、《虹》、《三人行》、《子夜》、《茅盾短篇小說集》、《泡沫》、《茅盾散文集》等。

沈雁冰

见“茅盾”。

沈雁冰

沈雁冰1896—1982

著名作家、报刊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1914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毕业后进入商务印书馆,担任多种刊物的编辑工作。1920年12月5日郑振铎等发起成立著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沈主编《小说月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北伐、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统区从事左翼文化运动,与鲁迅合作创办《译文》杂志,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领导成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广州、香港等地主编《文艺阵地》、《立报》副刊《言林》。1939年应盛世才邀请去乌鲁木齐,在新疆学院执教近半年,即离开新疆到了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940年底离延赴渝,参加了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并担任常委,与郭沫若等一起从事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皖南事变后出走香港,担任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编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逃出香港,转赴重庆,从事抗日民主文艺活动。1946年初应邀去苏联参观访问,1948年从香港去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化部部长职务,曾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主编过《人民文学》、《译文》。

☚ 沈荩   汤修慧 ☛

沈雁冰Shen Yanbing

see 茅盾(Mao Du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