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评蔡廓不拜吏部尚书景平元年(432)春正月,宋廷诏征豫章太守蔡廓问吏部尚书。蔡廓问掌握大权的傅亮:选事如果都交给我,没啥说的;不然,不受任命。傅亮把这事告诉了录事尚书徐羡之,羡之说:中等以下的官员选用,都由蔡廓负责,我不过问;选用大官(即高级官员),应当“共参同异”,即一同商议。蔡廓得知,说:我不能为徐羡之“署纸尾”,即不愿同羡之连名负责选事,遂不接受吏部尚书的任命。 著《宋书》的沈约对此评道:(1)蔡廓固辞吏部尚书之责,耻于排在他人之后;但他不知选(择)、录(用)同体,不可能截然分开!(2)在君暗世难之际,不愿居选择录用官吏之任,“远矣哉!” 所谓“远”,意思是说目光深远而不短浅。大气候是君暗世难,小氛围是有职无权,互相牵制,当那么个官不大像的官,负那么个责不大全的责,有什么意思!此论颇有味道。但沈约其人,却是乐于当官、热衷参政的。说的是一套,行的另是一套。言行不一,世人多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