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沃克环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woke huanliu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带的东西向热力直接环流。它是由于赤道地带存在着大尺度的东西向热力不均匀引起的。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地区降水丰富,释放大量凝结潜热,因而海温较高; 而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由于秘鲁寒流带来冷海水和东风引起厄瓜多尔、秘鲁沿岸冷海水上翻,形成了一条从南美西岸沿赤道向西伸延的冷水舌,致使赤道地带太平洋西部和东部之间出现很大的温度差异。据多年平均资料,印度尼西亚地区海水的水温较秘鲁沿岸水温约高8℃以上。结果暖区空气上升,到高空后一部分向东流动,到冷水区上空下沉; 而低层空气则从冷水区向西流向暖水区。这样,在印度尼西亚和秘鲁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直接环流,即太平洋地区的沃克环流。在大西洋赤道附近的西非冷水区和南美亚马孙暖水区间也存在着类同的沃克环流。在西印度洋索马里冷水区与东南亚暖水区间还存在着环流方向相反的沃克环流。这些环流的强度都是很弱的,而且经常有变化,每次环流变化都会引起热带低纬度地区天气异常。如果环流方向出现相反状态,就会造成世界性气候严重异常。例如太平洋东部冷海区由于海洋含盐量的巨大变化或其他原因引起海流的变化,产生巨大的旋涡和新的海流,使很暖和的海水流向太平洋东部,并使海水温度上升到32℃,比正常情况高6~7℃,而且高于太平洋西部的 “暖海面”。结果导致沃克环流发生流向相反的变化,原来处于沃克环流下沉稳定气流区的太平洋东部秘鲁一带,这时于由低层大气随海温升高而增暖,造成深厚对流,从而出现这个地区夏季反常的暴雨;而原太平洋西部的上升气流受到极大削弱,甚至变成下沉稳定气流区,出现严重干旱。这种环流反常在南美称为厄尼诺(EL Nino)现象(西班牙语意思是圣婴,是南美渔民起的名字),出现在圣诞节前后。大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1982~1983年发生的厄尼诺是本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使南美的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出现暴雨,发生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洪水;而太平洋西部的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以及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旱灾和森林大火。 ☚ 大气环流 季风 ☛ 沃克环流出现在赤道附近上空热力性的垂直纬向环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