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基(1326—?)

元末明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字孟载,号眉庵、海雪居士等。杨发裔孙。居天平山南赤山下。元至正末曾为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后入饶介幕。明洪武元年(1368 年)谪居临濠,徙河南开封,三年起为荥阳知县,复谪湖广钟离,闲居江宁、句容。荐授江西行省幕宾,落职隐居句曲山中。六年起使湖广,还授兵部员外郎,七年迁山西副使,进按察使,因事罢职谪役,卒于工所。工行书,善画山水竹石。诗善五言律,以赋《铁笛歌》为杨维祯称赏,成忘年之交,时称小杨。又与高启、张羽、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同列北郭十友,号十才子。著有《论鉴》《眉庵集》。

1

(词)元·杨基

花影重重,乱纹匝地无人卷。

有谁惆怅立黄昏,疏映宫妆浅。

只有杨花得见。

解匆匆、寻芳觅便。

多情长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

曾记扬州,红楼十里东风软。

腰肢半露玉娉婷,犹恨蓬山远。

闲闷如今怎遣。

看草色、青青似剪。

且教高揭,放数点春,一双新燕。


2

(词)元·杨基

银渚拂波轻度。

罗幄送寒低护。

催得百花开,又与百花相妒。

无数。

无数。

吹过画阑西去。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风部
(词)元·杨基

点缀落梅秾李。

埋没苍苔芳芷。

楼上倚阑人,立在玉屏风里。

风起。

风起。

都做一江春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雪部

2

(词)元·杨基

潇湘门外春江水。小红楼子临江起。

楼下是谁家。一株含笑花。

兰舟休远去。只就花边住。

花影上牙樯。梦魂今夜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晨昏昼夜部
(词)元·杨基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3

(词)元·杨基

几卷斜封出旧窠。

藕丝柔梗上新荷。

衣裳轻薄试单罗。

烟淡淡中青草合,雨丝丝里绿阴多。

园林佳处是清和。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孟夏部
(词)元·杨基

暖雨香云百五天。

玉纤银甲十三弦。

笑移罗幕上红船。

照水再簪珠络索,背人重贴翠团圆。

安排花里蹴鞦韆。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闺媛总部
(词)元·杨基

鸾股先寻斗草钗,凤头先绣踏青鞋。

衣裳宫样不须裁。

软玉镂成鹦鹉架,泥金镌就牡丹牌。

明朝相约看花来。


1

(词)元·杨基

瘦绿添肥,病红催老,园林昨夜春归。

深院东风,轻罗试著单衣。

雨余门掩斜晖。

看梅梁、乳燕初飞。

荷钱犹小,芭蕉渐长,新竹成围。

何郎粉淡,荀令香销,紫鸾梦远,青鸟书稀。

新愁旧恨,在他红药栏西。

记得当时。

水晶帘、一架蔷薇。

有谁知。

千山杜鹃、无数莺啼。


1

(词)元·杨基

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

曾把腰肢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

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


1

(词)元·杨基

问黄花、为谁开晚,青青犹绕西圃。

秋光又染芙蓉好,那更薄霜轻雾。

江远处。

但望见、寒烟衰草山无数。

凭阑不语。

恨一点飞鸿,数声柔橹,都不带愁去。

当时梦,空忆邯郸故步。

山阳笛里曾赋。

黄金散尽英雄老,莫倚善题鹦鹉。

君看取。

且信手、提携如意尊前舞。

浮名浪许。

要插柳当门,种桃临水,归老旧游路。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秋部

1

(词)元·杨基

采石矶头明月,蛾眉亭上秋山。

古今来往几人閒。

赢得新愁无限。

不用朱唇低唱,何须纤指轻弹。

一觞一咏到更阑。

惊起数行鸿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采石山部

1

(词)元·杨基

东风恶。

一溪春水杨花落。

杨花落。

惹人衫袖,缀人帘幕。

才飞却堕能纤弱。

倏来还去无拘著。

无拘著。

山遥水远,任伊飘泊。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柳部

1

(词)元·杨基

问莺花,晚来何事萧索。

是东风、酿成新雨,参差吹满楼阁。

辟寒金、再簪宝髻,灵犀镇、重护香幄。

杏惜生红,桃缄浅碧,向人憔悴未舒萼。

念惟有、淡黄杨柳,摇曳映珠箔。

凭阑久,春鸿去尽,锦字谁托。

奈梦里、清歌妙舞,觉来偏更情恶。

听高楼、数声羌笛,管多少、梅花惊落。

鸳带慵宽,凤鞋懒绣,新晴谁与共行乐。

料应在、楚云湘水,深处望黄鹤。

天涯路,计程难定,长恁飘泊。

杨基

杨基1326—1378后

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定州(今四川乐山),生长吴中。著书十余万言,名曰《论鉴》。元末曾入张士诚幕,未几谢去。明初官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后被谗夺职,供役卒于工所。少负诗名,尝赋《铁笛歌》,效“铁崖体”,极为杨维桢赏识。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并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王祎   罗贯中 ☛
杨基

杨基

杨基 (1326—1378后) 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定州 (今山西乐山),生长吴中。元末曾入张士诚幕。明初官山西按察副使,后削职,谪为输作,卒于工所。著有 《眉庵集》12卷。以《铁笛》诗为杨维贞所赏识,与高启、张羽、徐贡并称为明初 “吴中四杰”。

☚ 云卧   游北寺竹林 ☛
杨基

杨基1332—1378后

其先嘉州(今四川乐山)人。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今江苏苏州)。九岁能背诵六经,及长,著书十馀万言,名为《论鉴》。尝于杨维桢座上赋《铁笛歌》,维桢惊赏。与高启、张羽、徐贲号称“四绝”。初为张士诚记室,洪武初(1368)起为荥阳知县,历山西按察副使。因事夺官输作,卒于工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基善文章,兼工书画,有《眉庵集》十二卷。词存集中,曰《眉庵词》,以小令胜,《乐府纪闻》称其“饶有新致”。

☚ 陶安   王行 ☛
杨基

杨基1326—1378

字孟载,号眉庵。其先嘉州(四川乐山)人,其祖父仕吴中(江苏苏州),遂家焉。生于吴,家于天平山南赤城下。幼时聪颖过人,九岁能背诵六经。著书十馀万言,名《论鉴》。元末诗人杨维桢来吴,基于坐上赋《铁笛歌》。维桢得此诗大喜,携与俱东,盛赞其才。天下大乱,隐于乡,张士诚据吴,曾入幕为记室,与吴人高启、张羽、徐贲相唱和,人称“吴中四杰”。明太祖攻下苏州以杨为张士诚之右丞饶介客而被安置于临濠,旋徙河南,不久放归,起用为荥阳知县。召至京城,改官太常典簿。寻谪钟离,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不久,又获罪罢职。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复职,奉使长沙,还京后改任兵部员外郎,后迁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以受他人谗毁被撤职,贬为输作,参加劳役,死于工地。基工诗文,善书画。其诗多描写个人生活琐事、闲情逸致,其中咏物题画,寄赠怀人之作亦颇多。有些作品透露出时代动乱的影子,表现出对元朝的眷恋。《送陈资深归广》的五古描写因战乱道路不宁,亲戚朋友会面之难:“奈何干戈际,万里涉沆漭。兹城颇阜庶,有女供奉养。世乱得粗安,胡劳问乡党?君言苦无家,一夕魂九往。乡书昨日至,捧读屡泚颡。四丧寄浅土,未得掩诸圹……”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安得混本书,妻孥共罗幌。兹事竞难期,泪眼一凄怆。”全诗五十句,言浅情深,很像古乐府。入明之后的作品中反映了对出仕的忧惧情绪,这与其经历有关。在《樟树镇舟中作》委婉地写道:“侬是吴淞钓鱼叟,全家生长吴江口。迟钝长飞众鸟先,迂阔每落众人后。城中父老少相知,乡里儿童亦见欺。几上细钞高士传,壁间大篆《考槃》诗。春风百草承沐膏,长掷渔蓑亲案牍。胥吏犹嘲吏事疏,妻孥欲笑形容俗。羸马长途恐不堪,君思何日许投簪?”诗中有自我表白,也有难以摆脱的痛苦。这些在《寄题水西草堂》、《闻蝉》、《哭高季迪旧知》等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基在吴派诗人中是有代表性的作者,其风格纤秾华靡,如其《结客少年行》“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踘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十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求酒浆”,正是吴中才士生活的写照。这种诗风影响了几代吴中才子派诗人。基工于对偶,佳句甚夥。明都穆《南濠诗话》云:“孟载诗律尤精,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及云‘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这些对句无论写景抒情,还是叙事议论皆用词妥帖,精警动人。其五古冲逸峭拔,多有兴寄,七绝则较含蓄,有晚唐风调,七言歌行则学初唐。有《眉庵集》。《明史》卷二五八有传。

☚ 张著   张道 ☛

杨基1326—约1378

字孟载,号眉庵、海云居士。祖籍嘉定(今四川乐山县一带),后迁居吴中。明初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曾因世乱,隐居吴之赤山。元末曾人张士诚幕府,不久辞去。明初入仕,任荥阳知县、兵部员外郎、山西按察使等职。后遭谗贬官,谪为输作,死于工所。有《眉庵集》十二卷。
索引:杨基,孟载,眉庵、海云居士。

杨基1326~after 1378Yang Ji

poet of the Ming Dynasty.Works: Spring Grass,Telling My Heart,Autumn Rain,etc.

杨基

明初文学家。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学六经,曾著《论鉴》十余万言。是杨维桢座上客,作有《铁笛歌》倍受学者称赞。与高启、张羽、徐贲齐名,号吴中四杰。工书画。其诗清润峭拔,颇见才情,但失于纤巧。洪武初官至山西按察使。著有《眉庵集》十二卷。

杨基1326—1378

明初文学家。字孟载,号眉庵。吴(江苏苏州)人。元末大乱,隐居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辞去。洪武二年(1369)起为荥阳知县,谪居鍾离。后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因省臣得罪落职。六年起官,奉使湖广。召还,授兵部员外郎,迁山西副使,进按察使。被谗夺官,谪为输作。他与高启、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论鉴》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