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Yimengshan xiaodiao
山东民歌,流传于山东北部和河北部分地区。原名为《十二月调》。在抗战时期,为配合鲁南地区对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的斗争,由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文艺工作者,填以新歌词,所以又名《打黄沙会》。以后,人们保留了这首歌词的前两段赞美沂蒙山风光的内容,接上歌颂党和领袖及新生活的歌词,流传益广,于是该歌还名为《沂蒙山好风光》。歌曲曲调优美、抒情、朴实。全曲为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曲式为六声音阶征调式。四个乐句分别落在2、1、6、5四个音上,与河北民歌《小白菜》相同,但由于各句旋律回旋起落,节奏活泼,再加后两乐句中“7”的出现,使民歌有调式交替之感,充满了欣喜、明快的情绪。解放后,很多表现山东地区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往往以其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