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汾州府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乾隆)汾州府志

山西地方志。清孙和相纂修, 戴震(1723—1777)参订。三十四卷,首一卷。和相字调鼎,山东诸城人。乾隆举人,历官知县、知府。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乾隆进士,官庶吉士。著有《古历考》、 《水地记》等。汾州志创修于明万历,中经两次续修。是为四修,乾隆三十六年(1771)刊刻成书。约四十五万字。卷首有地图十二幅,汉迄清沿革表。志分沿革、疆域、山川、城池、户口、田赋、盐税、职官、人物、古迹、事考、杂识、艺文等三十门。是志经震笔削详订,体例严谨,颇负盛名。首以图表括其地理梗概,次以山水为线索,考订沿革而不囿于史书成说。艺文以时代为序,不分文体,凡一切颂美地方官吏,事涉阿谀之作俱不入志。考证《汾阳县志》记古襄城征引之失,证古“中都”与“西都”实为一地,孝义县孝子郭巨墓为《元和郡县志》中的郭兴墓等,论述精详,征引宏富。所载明万历、清乾隆所属州县户口、田赋数据;宋之问、狄青、田绍斌等百余人物小传;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城陷;艺文门所收曹学闵《中阳考》、王埈功《西河考》、孙和相《治汾说》、谢汝霖《永宁州开矿详文》等,均为有价值的史料。有乾隆三十六年刻本。薛愈、王志华《乾隆<汾州府志>是否戴震所纂修?》一文(《山西大学学报》1979、4)可资参考。

汾州府志

清代方志。孙和相修,戴震纂。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成书。三十四卷,首一卷,计有沿革、疆域、山川、关隘、营汛、驿铺、户口、田赋、盐税、宦绩、人物、艺文等二十九门,于地理山川沿革考证尤详。此志为清代方志中地理派的代表作之一,影响颇大。

汾州府志

❶十六卷。明王道一等纂修。王道一,山东黄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三十六年 (1608) 任汾州知府。此本为创修。《汾州府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全书十六卷,卷一图考;卷二地理类:疆域、沿革、山川、风俗、古迹;卷三建置类: 藩封、城池、堡寨、公署、祠祀、桥梁、铺舍、关领,卷四学校类;卷五至卷六赋役类:户口、地税、徭役、水利、土产;卷七至卷八职官类:文职、武备;卷九至卷十选举类:科第、岁贡、辟举;卷十一至卷十二人物类:名宦、乡贤、寓贤、孝节、隐逸;卷十三至卷十五艺文类:敕谕、碑记、题咏;卷十六杂志类:坟墓、寺观、仙释、灾祥。此编体例较严谨,门类排列合理,然因草创,疏漏舛讹甚多。
❷三十四卷,首一卷。清孙和相修,戴震纂。孙和相字调鼎,山东诸城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三十二年(1767)任汾州知府。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又为当时方志学界地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戴震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四十岁始中举,五十一岁时才被推荐入馆参加纂修《四库全书》,五十三岁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少聪颖勤学,对文学、音韵、训诂、经学、天文、地理、算术、哲学均有研究,且造诣很深。著述宏富,有《毛郑诗考正》、《声韵考》、《考工记图》、《屈原赋注》、《诗外传》、《勾股割圜记》、《原象》、《续天文略》等五十余种,所著多编入《戴东原文集》,还主纂了《汾州府志》、《汾阳县志》、《直隶河渠书》、《水地记》等。修志观点继承郑樵,主张“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县”,提倡“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志以考地理”等,这与章学诚的史事文献,讲究实用观点不同。乾隆三十二年,孙和相掌汾州府。翻阅前志,惜其久而未修,遂集绅士,咨访旧闻,酌定体例,和相亲加润色,历一年草就后,适戴震游于汾晋,乃延聘戴氏笔削成书。《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全书三十四卷首一卷,二十九目。卷首有例言、图、表,卷一沿革、星野;卷二疆城;卷三至卷四山川;卷五城池、官署、仓廒、学校、坛壝;卷六关隘、营汛、驿铺;卷七户口、田赋、盐税;卷八至卷九职官;卷十至卷十一宦绩;卷十二食封、流寓;卷十三至卷十六人物;卷十七义行;卷十八至卷十九科目;卷二十仕实;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冢墓;卷二十四祠庙;卷二十五事考;卷二十六杂识;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四艺文。此志义例精严,文辞雅驯,非其他府志所能及。其长处有二,一是该志引经据典,重于考据,厘正旧志之讹误者甚多; 二是地理山川沿革,考证尤详,并务求切于民用。该志以其详赅,纲目井然,为修志之楷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