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军乱案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李愿为宣武节度使,坐镇汴州。其前任张弘靖,屡行赏赐以悦军士。李愿到任后,赏赐薄于张弘靖时,又大施威刑,军士不悦。李愿以妻弟窦瑗典宿直兵,窦瑗骄贪,为军中所恶。于是牙将李则臣等谋划作乱。其年七月四日夜,李则臣等至帐中斩窦瑗首,大呼举事,士卒皆响应。李愿与一子逾城奔郑州,乱兵杀其妻。众人推都押牙李㝏为留后。李㝏乃奏朝廷自己已权代留后。穆宗得知汴州之事后,诏宰相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官共议。群臣都认为应照河北三镇那样,准其军自举节度使。唯独李逢吉不同意,他主张讨伐。正当久议不决时,宋、毫、颍三州(宣武节度使共辖四州)刺史相继上奏,请朝廷委派节度使。穆宗乃同意李逢吉的意见,诏以李㝏为右金吾将军,征其入朝,以韩弘(曾任宣武节度使二十余年)之弟韩充为宣武节度使。李㝏不奉诏,官军四面围攻汴州。李㝏忧惧,身患重病,将军事悉委李质,李质乃与监军姚文寿擒李㝏而杀之,又杀李则臣,执李㝏四子送京师。李质迎韩充入汴州。韩充密录军中为乱者千余人之名,将他们同其父母妻子悉逐之。声称:“敢留境内者斩。”于是汴州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