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TangXianzu yu linchuan simeng汤显祖(1550—1616), 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若若士,江西临川人。少年时曾受学于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的三传弟子罗汝芳, 思想明显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相异趣。青年时游学南京国子监,刊印所作诗集 《红泉逸草》、《雍藻》、《问棘邮草》,与当时著名诗人、戏曲家徐渭唱和。万历十一年(1583)汤显祖中进士。次年秋,任太常博士,后升至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 卷入新旧两派朝臣斗争。万历十九年(1591)作《论辅臣科臣疏》,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罢官后,汤显祖潜心佛学,与大师达观交谊颇深。还和李贽相会临川,《牡丹亭》的创作明显受李贽哲学思想的影响。万历二十八年(1600)完成《南柯记》传奇, 次年创作《邯郸记》和 《紫钗记》、《牡丹亭》合于一处, 总名 《玉茗堂四梦》, 亦称 “临川四梦”,收入《玉茗堂全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的情节为基础,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创作。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私出游园,于梦中和书生柳梦梅相爱幽会, 自此一病不起,抑郁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从前的花园内建起一座梅花观。柳梦梅进京赴试,借宿其间,在园中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遂与画中人的阴灵结合。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同往临安。柳梦梅在临安应试,恰逢金兵入侵,延迟发榜;又受丽娘之托,往拜杜宝,传报还魂喜讯,不料被杜宝以盗墓之罪囚禁。兵退发榜,柳梦梅高中状元,经皇帝调解,丽娘与梦梅终成眷属。《牡丹亭》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妇女形象。在封建礼教的高压之下,她以生命的代价作殊死的抗争。汤显祖在 《题词》中称: “如丽娘者, 乃可谓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在对封建礼教的揭露与控诉上, 《牡丹亭》达到的深度超越了自 《西厢记》以前的爱情戏。《邯郸记》根据唐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写的是卢生从发迹起家,一生煊赫、到最后死亡的历史。汤显祖借卢生的一生,讽刺了大官僚阶层的荒淫生活,表现了他对政治不满的情绪。《南柯记》根据唐传奇小说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改编,和 《邯郸记》一样,借传说故事评议现实。主角淳于棼仗裙带、升高官,君臣畋猎龟山, 文人献赋作颂,充满权欲和腐化。剧本推崇佛教思想,带有虚幻色彩汤显祖早期剧作《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防的 《霍小玉传》和《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但略嫌 “秾长”。《紫钗记》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少女霍小玉借坠钗、拾钗的机缘,和书生李益互通情愫。在卢太尉逼迫下李益对霍小玉之情游移不定,小玉痴心不渝,经黄衫客的全力协助,霍小玉的痴情终于得以成全。《玉茗堂四梦》在昆曲舞台上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 雍熙乐府 洪昇与 《长生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