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汤佩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汤佩松

汤佩松(1903— ) 阎隆飞等 中国现代生物学家传第1卷第270页


汤佩松

一片丹心——访著名植物家汤佩松、吴征镒
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汤佩松获陈嘉
庚生命科学奖
张廷春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广州日报1981年2月13日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130页
汤佩松
汤佩松(1903— )
匡廷云 彭德川
《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四)第463页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
65页
运动员派头的汤佩松叶永烈叶永烈采访手记第454页

汤佩松1903~


中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家。湖北省浠水县人。1917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5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学士学位,1930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1933年在哈佛大学从事普通生理学教学和研究。1933年回国,在武汉大学生物系任教授。1937年筹建成贵阳医学院后,任该院生物化学教授。1938~1949年先后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主任、农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5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生理研究室,1962年起任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汤佩松长期从事细胞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研究,在植物中首先发现细胞色素氧化酶(1932年)、叶绿体中碳酸酐酶的存在(1951年)、水稻的硝酸还原酶为诱导酶(1956年)。他系统研究了水稻幼苗的呼吸代谢之后,提出了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的观点。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科学成就是和王竹溪1941年用热力学分析水分进出细胞过程的规律,是植物水分生理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贡献。1975年美国植物生理学会选举他为国外荣誉通讯会员。1983年应邀为《植物生理学年评》第34卷卷首撰写了回顾性长文,畅谈了他走过的科学研究道路。1988年该文以中文自传形式出版题名为“为接朝霞顾夕阳”。

汤佩松1903~

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北浠水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教授、贵阳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主任、农学院院长、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48年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长期从事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研究,为植物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碳酸酐酶的发现者,确认硝酸还原酶为诱导酶,提出了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路线观点。1975年被美国植物生理学会选为国外荣誉通讯会员。

汤佩松

植物生理学家。1903年11月12日生。湖北浠水县人。1925年赴美留学,1930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1933年在哈佛大学从事普通生理学教学和研究。1933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贵阳医学院、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教授、农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曾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生理研究室,1962年起任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任中国植物学会第10届、第11届、第12届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在植物中首先发现细胞色素氧化酶(1932)、叶绿体中碳酸酐酶的存在(1951),提出了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的观点等。他认为21世纪是植物科学从描述植物学、实验植物学进入到“创新植物学”时期。其特点是植物学家运用经典植物学的全部知识财富,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技术,全面地、综合地研究植物个体和群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运用植物学的最新成就,定向地改造植物界,使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2001年在北京去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