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池塘养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池塘养鱼pond fish culture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池塘进行鱼类养殖的生产方式。是淡水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池塘水体小,环境条件易控制,生产管理方便,便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实行精养,因而单位面积产量高。生产过程分为鱼苗生产、苗种培育和食用鱼饲养3个主要阶段。中国池塘养鱼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主要养殖鱼类有鲤科的鲢、鳙、草鱼、青鱼、鲤、鲫、鲮、团头鲂等。池塘养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发展池塘养鱼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村经济有重要作用。 池塘养鱼在池塘中从事鱼类饲养。中国在公元前11世纪已出现池塘养鱼。公元前5世纪的《养鱼经》是世界第1部养鱼著作。中国淡水鱼已知有800多种,人工养殖20多种。中国养鱼总量居世界第1位。世界主要池塘养鱼国家有印度、日本、东南亚诸国、美国、俄罗斯等。 池塘养鱼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可分4个阶段:1.繁殖,取得鱼苗(主要通过人工繁殖)。2.鱼苗培育,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3.商品鱼饲养,鱼种经数月养成商品食用鱼。4.亲鱼培育,部分成鱼培育成亲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的特点,易于广泛开展。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亦称“内塘养鱼”或“精塘养鱼”。指利用人工开挖的或天然的池塘进行鱼类养殖的生产活动。我国池塘养鱼从春秋战国时已经开始。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消灭了吴王夫差后,弃官为民,到齐国定居在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从事养鱼,并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陶朱公养鱼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池塘养鱼面积小,易管理,产量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池塘养鱼发展很快。在1957年全国池塘养鱼面积仅为950万亩,养殖产量46.3万吨,到1983年扩大到1,447万亩,产量达103万吨,1983年以后,池塘养鱼又有新的发展,1987年产量达到261.8万吨。 ☚ 兼轮作 外荡养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