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
中国古代在官府的管制、监督和限制下所进行的国家或民族间的贸易。 汉初与北方匈奴通商是最早的互市。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民族间贸易。《后汉书》有“岁时互市”的记载。 魏晋以后,西北陆路贸易更加繁荣。 隋代在京师设四方馆,掌管互市事宜,并在西北边地设交市监。唐代设互市监,“掌蓄国交易之事”,又在沿海设市舶司,主管海路通商事宜。 宋代也在广州、杭州等地设市舶司,同大食、占城等国通货易。宋、明还在西北、西南边境设置榷场互市,以茶、盐换取马匹。 元、明在沿海设市舶提举司,经管与外商互市事宜。清康熙时曾规定漳州、云台山、宁波、广州四处作为互市通商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