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魏洛阳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魏洛阳城 汉魏洛阳城东汉曹魏西晋及北魏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十五公里。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开始营建。至初平元年 (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西迁长安,洛阳被毁。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复东还洛阳,旋移居许昌。建安二十五年 (220年),曹丕称帝,迁都洛阳,重加修复。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继续以洛阳为都。至西晋末永嘉之乱,洛阳城再度遭破坏,晋愍帝西迁长安。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再加修复。后孝静帝于天平元年(534年)迁都于邺,为东魏,此洛阳城最后被废弃。据史书记载,汉魏洛阳城东西六里十步,南北九里七十步(或作一百步),俗称“九六城”。汉代置城门十二座,北垣西为夏门,魏晋改大夏门;东为谷门,魏晋改广莫门。东垣北为上东门,魏晋改建春门;中为中东门,魏晋改东阳门;南为望京门,魏晋改清明门,北魏改青阳门。南垣东为开阳门;次东为平门 (一作平城门),魏晋改平昌门;次西为宣阳门;西为津门,魏晋改津阳门。西垣南为广阳门,北魏改西明门;中为雍门,魏晋改西明门,北魏改建而称西阳门;北为上西门,魏晋改阊阖门。北魏时在阊阖门北又增辟一门,称承明门。汉晋时宫城在城内偏南部,魏明帝又在大城西北角筑金墉城,市场偏于北部。北魏时宫城在城中偏西北部,市场南移。城内广筑台观馆阁,著名者如东汉时的东观、白虎观等。城南郊建有明堂、辟雍及灵台。城西建有白马寺(东汉时始建)。北魏时佛寺最盛,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今其地尚残存汉魏洛阳城城址,经实测,其西垣残长四千二百九十米,北垣长三千七百米,东垣残长三千八百九十五米,南部已被洛水冲毁。城址西有后世重建的白马寺。 ☚ 汉长安城 邺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