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凡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凡例
  • 位置: 首页/附录库/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凡例

 一、條目安排
 1.本字典所收的條目以單字條目爲主,酌收部分多字條目。多字條目按以字帶詞的原則,列於單字條目之下。
 2.單字、多字條目一律按照拉丁字母順序排序。同音字按筆劃由少到多排列;筆劃相同的按第一筆形横、豎、撇、點、折的順序排列;第一筆筆形相同的按第二筆筆形順序排列,依此類推。
 3.對於多音多義字,因爲是同一形體,故採用字頭分立的原則,在字頭的右上角分别以阿拉伯數字標明序號,以反映古漢語字與詞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本義所在的字頭列於前,通假音項所在的字頭列於後,其餘各項放在中間,例如:
 1ài 烏懈切,去,卦韻,影。錫部。
 險要處;重要處。0272:“時坎廩而險~兮,氣憭慄以飛霜。”1185:“共踐堅~,同升休極。”
 2è 《增韻》乙革切。錫部。
 通“阨”。限制;困厄。0030:“同心濟~,百川是正。”0089:“遭家不造,艱難之運。自東徂西,再離~勤……。”隘勤,困厄辛苦。0885:“然自以生逢~運,形沈丘壤。”
 4.全同異體字,即讀音、意義、用法完全相同的異體字,採用字頭歸併原則,即以現代通用字形的繁體爲字头,將所有異體字形歸於其下,並按義項分列書證。
 5.非全同異體字,即讀音相同、僅有一個或幾個義項相同的異體字,衹在意義引申鏈條的某一相應環節上注明“同某”,並列出相應的書證,例如:
 dān 丁含切,平,覃韻,端。侵部。
 ①愛好;專注。0063:“~《詩》悦《書》,□□□秋。”0100:“勞謙損益,~古儉清。”0710:“自有大志,少~文雅,肆情馳騁,鋭思貫穿。”
 ②沉溺;沉迷。0239:“君少孤,~斅,有膂力。”0845:“~道知名,滛書結譽。”
 ③深入;深沉。0034:“~綜典籍。”0093:“遂~思舊章,尋微貫□。”
 ④同“眈”。見“耽耽”。
 ⑤人名。1340:“北部督郵魯王壽,守□卿文陽張~。”
 【耽耽】同“眈眈”。(1)威視貌;注視貌。0062:“~虎視,不折其節。”(2)深邃貌。0901:“積慶允釐,勱德在兹;~大夏,繡拱雲楣。”
 二、字形和字體
 1.本字典所用字形,除字頭下所列的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用原字形外,其餘均採用現代新字形下的通用楷書繁體字。
 2.楷書字頭下的異體字包括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均爲掃描圖片剪切,每個字形下方均標明碑刻拓片編號(見《碑刻拓片目録》)、拓片數、行數(誌蓋、首題行數前加“M”,以與碑誌正文相區别,如、行第幾字等,以便讀者查檢、核對。所選異體字形原則上不重複,由於文字有泐蝕,出於字形彼此互補和字形與書證儘可能對應的考慮,允許個别重複。根據碑刻實際字料,字頭下異體字形首出通行體,然後是篆書等古文字、隸書、楷書;有時爲了展示字形之間的結構關係及演變脈絡,允許打亂書體界限;各體儘量按字形相近原則排列,例如:
 dài 當蓋切,去,泰韻,端。月部。
 
 3.字典中的按語使用了“本源字”這個術語,包括原初字、古文、古本字等,意在説明異體字之間的來源及其演變。
 4.0074(《成陽靈臺碑》)、0093(《魏元丕碑》)等几通碑爲摹録本或楷書迻録本,其字形一般不收。但有時爲了證明異體,則酌取相關字形並輔以必要按語説明。
 三、注音
 1.單字條目。
 (1)字頭下依次標注現代音、中古音及上古韻部。現代音用汉語拼音方案標注。中古音採用《廣韻》反切;《廣韻》未收的,採用《集韻》反切;《廣韻》《集韻》未收該字,則列其他字書的反切;《廣韻》不標書名。後列聲調、韻類與聲類。上古音衹標韻部,例如:
 qì 七迹切,入,昔韻,清。錫部。
 bò 《集韻》博厄切,入,麥韻,幫。
 (2)古音有辨義異讀的,不論與現代音相同與否,均分列條目,例如:
 1yuǎn 雲阮切,上,阮韻,云。元部。
 ①遥遠。0093:“不~萬里,斷制缞裳,感恩奔哀。”0251:“初落髮於天台□隱寺,後渡江~遊關隴。”1278:“雅操與孟光俱邈,淵意與文姬共~。”
 ……
 2yuàn 於願切,去,願韻,云。元部。
 ①離開;避開。0660:“百兩來儀,終~兄弟。”1237:“天道不弔,奄隨化~。”1276:“君親方~,業素不隧。”
 ②違背。0660:“貞心遂~,順性方愈。”
 2.通假字。
 (1)有古代韻書、字書或注疏音據的,歸入同音字頭下。無所歸屬的,另立字頭。有韻書音據的標出古音與現代音;僅有字書或注疏音據的,衹注現代音,並引出音據。
 (2)没有古代音據的,歸入常用字字頭之下,例如:
 fú 分勿切,入,物韻,幫。術部。
 ②通“紱”。繫官印的絲带,代指官印或官吏。0061:“醳榮投~,步出城寺。”0209:“金紫累迹,朱~充庭。”1073:“自時厥後,纓~相仍。”
 1lán 《集韻》郎干切,平,寒韻,來。元部。
 ①同“瀾”。水波。……
 ②通“蘭”。蘭草,蘭花。……
 ③通“蘭”。芳香。常用作稱美之辭。……
 2làn
 通“爛”。見“灡漫”。
 3.多字條目。
 含被釋字而音義不同的詞語分屬於不同字頭,不相雜廁,例如:
 1miǎn 亡辨切,上,獮韻,明。元部。
 見“僶俛”。
 【僶俛】亦作“僶勉”。努力;勤奮。1148:“何亡何有,~綢繆。”
 2fǔ 方矩切,上,麌韻,幫。
 同“俯”。見“俛仰”。
 【俛仰】亦作“俛卬”。(1)低頭擡頭。1281:“至於佩巾垂帨,~可觀,紅顔艶麗,終古獨絶。”(2)應付;周旋。0427:“~從命,非其好也。”
 4.注音符號與規則。
 (1)現代音用漢語拼音方案標注。
 (2)中古音以《廣韻》音系爲準,《廣韻》未收之字,以《集韻》爲準。《廣韻》《集韻》未收之字儘可能從《龍龕手鏡》《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等書中尋找相應的注音資料,以反映文字讀音研究的實際狀況。
 中古音聲母採用36字母,其中正齒音分兩組。具體爲:幫、滂、並、明;端、透、定、泥、來;精、清、從、心、邪;知、徹、澄;莊、初、崇、生;章、昌、船、書、禪;日;見、溪、群、疑;曉、匣;影、云、以。
 (3)上古音衹標韻部,以王力考訂的三十韻部爲準。出現於中古的字不標注上古音,例如:
 mò 莫撥切,入,末韻,明。月部。
 mó 莫婆切,平,戈韻,明。歌部。
  四、釋義與例證
 1.多義字的義項一般按照本義、引伸義、通假義、外來詞和專稱的順序排列。
 2.引伸義的各個義項,按照詞義引伸脈絡的歷史順序排列。
 3.實詞義在虚詞義之前。
 4.非全同異體字根據字際關係的不同情況,分别用“同某、後作某、也作某”表示。通假義項用“通某”表示,讀音相同的,下列(1)(2)(3)等義項及例證,例如:
 ménɡ 莫紅切,平,東韻,明。東部。
 ①覆蓋。0268:“志勤浄境,開拯塵~。”0466:“倉芒楊隴,~没松廛。”……
 ②蒙受;遭受。0484:“家門傾覆,幼履宫庭,冥因有期,~遭蘇門之業。”……
 ③敬詞。受到。0028:“並天四海,莫不~恩。”0159:“皇后所噉珍奇異物,美人悉~之。”……
 ④蒙昧無知。0140:“祗奉聖敬,曠若發~。”……
 ⑤蒙童。0067:“表述前列,啓勸偅~。”0395:“慧炳自幼,韶亮在~。”
 ⑥同“朦”。視覺模糊。0483:“惟海之淵,惟嶽之浚,渰湛萬尋,~籠千刃。”
 ⑦地名用字。0683:“收精西淟,潛神~海。”……
 ⑧山名用字。龜蒙山,在山東境内,與龜山連成一體。0530:“言贍拜後,爰自龜~。”……
 ⑨複姓用字。0244:“軍録事和戎儁~俾予諒,功曹書佐和戎雷道進,功曹書佐和戎儁~龍彦詳。”……
 zhào 之少切,去,笑韻,章。宵部。
 ①照射;照耀。……0383:“淵綿言想,~燭空溟。”
 ②察知;明白。0359:“玄鑒洞~,敏智早成。”0548:“君器懷凝峻,神衿挺~。”……
 ③通“昭”。(1)光明。0049:“誕生~明,岐嶷逾絶。”……(2)彰顯;昭示。……
 ……
 ⑥人名。0115:“督軍御史將作大匠千秋亭侯臣~。”
 5.聯綿詞、疊音詞中所釋之字衹能用於複音詞,在相應字頭下收録該字組成的聯綿詞、疊音詞,然後釋義,例如:
 dǎn 都感切,上,感韻,端。侵部。
 黑。見“黕黕”。
 【黕黕】黑貌。0272:“哲人昭昭而澄光兮,狂夫~其若翳。”
 línɡ 郎丁切,平,青韻,來。耕部。
 見“伶丁”等。
 【伶丁】同“伶仃”。孤獨貌。0493:“唯男與母,~荼蓼,獨入宫焉,時年有六。”
 【伶俜】孤單貌。0494:“~辛毒,實備嘗焉。”
 6.佛教音譯外來詞與意譯外來詞,先列出梵語詞形,然後釋義,列出音譯和意譯詞形。由於照顧字形及例句,重出之詞不用互見系聯,例如:
 3bō 《龍龕手鑒》音撥。
 見“般若”。
 【般若】梵語Prajňã之音譯詞,或譯爲“波若”,意譯爲“智慧”。0830:“蓋聞~無源,慈悲有感。”1278:“該~之玄旨,遵斑氏之祕誠。”1297:“大~經曰:内空,外空,内外空。”
 tǎ 吐盍切,入,盍韻,透。緝部。
 梵語stūpa,音譯爲“偷婆、塔婆”或“窣堵坡”等,後節譯爲“塔”,意譯爲“方墳”,是葬佛教徒骨殖之處。0263:“魏光州靈山寺~下銘。”0742:“庸愚建~,竭珍以崇法。”……
 7.天干、地支、方位、季節、金屬、水名、木名、動物、植物等百科語詞,儘可能採用語文義,其次採用文化義,不用術語義。
 8.國名、朝代名,官名、爵名,地名、山名、水名、封地名、湖泊名、宫名、苑囿名、寺名,民族名、姓氏、人名、謚號、佛名、法名,動物名、植物名、藥名、病名,年號,書名、篇名、樂曲名、佛經名,刑徒名等專稱,按照上述順序排列於通假義及外來詞之後。
 9.本字典的例證,原則上每個義項舉三證,按時代先後排序。衹有兩個例句或孤證的,按實際情況收列。文字殘缺不可讀或漫滅不清的例句,除非孤證或都有闕文,否則不予收入。例證出處以拓片序號代替。著録堅持一碑一號,序號(因有補録,故分四次編排,0001-1234爲前期收録,1238-1299爲第二次收録,1307-1410爲第三次收録,1411-1413爲第四次收録。相關説明見本書附録。《張僧妙法師碑》重收,因各有圖片,故保留,不删重)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以便讀者查檢,例如:
 kuí 渠追切,平,脂韻,羣。脂部。
 ①菜名。0067:“上思生~,君却入室,須臾之頃,抱兩束~出。”0496:“至乃辭金退玉之貞耿,拔~去織之信義,方之我君,今猶古□。”
 ②採摘葵菜。0719:“~織斯除,衮蓋靡設,鹽梅雅俗,舟楫生民。”
 ③通“揆”。測度。0673:“~筮言兆,七飯將臨。”
 ④地名用字。0813:“永安二年,孝莊流~,潢池氣梗,赤子盗兵。既欲安之,非公莫可。”0813:“~丘地接關輔,四分五裂。”0943:“~丘遠控華夷,兼通水陸,永言作捍,寄深關鍵。”
 ……
 10.代字號。
 用例中出現的被釋字或複音詞,用“~”替代,以節省行文和醒目,例如:
 yānɡ 於良切,平,陽韻,影。陽部。
 ①水深廣貌。0223:“惟山峻極,羣峯以構;惟海~涣,百流是□。”
 ②水流貌。1358:“重巒煙蔚,景氣之初交;川流~瀁,鮮榮之後暢。”
 【泱泱】(1)氣勢宏大。0715:“故風亮~,深爲鄉黨之所雅器。”(2)興盛貌。0340:“~大邦,俔天之□。”0553:“~顯族,斂蔓西垂,代襲清則,□炳羽儀。”
 11.缺字號。
 用例中殘缺不可讀或漫滅不清之字,用“□”替代。能明確判斷所缺字數者,用“□”號補齊;可根據其他文獻或辭例、文意等補出之字,置於括號内,以示爲擬測之字;補不出來而又不知所缺字數,則直接標明“上闕”或“下闕”等,例如:
 qí 徂奚切,平,齊韻,從。脂部。
 ③都;遍。0427:“□□□世,遐邇~酸;望轜扶柩,貴賤同痛。”……
 qiáo 昨焦切,平,宵韻,從。宵部。
 見“憔悴”。
 【憔悴】枯瘦;枯萎。1257:“(上闕)卜葬,含憂~,精傷神越。”……
 12.按語。
 按語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對一部分異體字、同形字等作出説明;二是對摹録甚至楷書迻録的碑刻文字圖片作出説明;三是對疑似字作提示,例如:
 fú 防無切,平,虞韻,並。魚部。
 
 按:因構件“扌、丬”形近訛混,“扶”又作“[[!NFDF2]]”;因上下文“皆是軒姬扶蘇”,“扶”受“蘇”的影響,加類化構件“艹”作“荴”,與敷佈、散佈義之“荴”成爲同形字。
 ɡào 古到切,去,号韻,見。幽部。
 
 姓氏。0225:“吴興貝義淵書,丹楊□賢明刻字。防閤吴興~元明石。”
 按:此字爲楷書迻録,而非原拓,本不當取,但該字僅此一例,故存之。
 lǚ 力舉切,上,語韻,來。魚部。
 按:圖片0797,或釋爲“公”,但字形相差較遠,疑是“吕”字,存字待攷。
☚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凡例 ☛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凡例
  • 位置: 首页/附录库/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凡例

 一、條目安排
 1.本字典所收的條目以單字條目爲主,酌收部分多字條目。多字條目按以字帶詞的原則,列於單字條目之下。
 2.單字、多字條目一律按照拉丁字母順序排序。同音字按筆劃由少到多排列;筆劃相同的按第一筆形横、豎、撇、點、折的順序排列;第一筆筆形相同的按第二筆筆形順序排列,依此類推。
 3.對於多音多義字,因爲是同一形體,故採用字頭分立的原則,在字頭的右上角分别以阿拉伯數字標明序號,以反映古漢語字與詞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本義所在的字頭列於前,通假音項所在的字頭列於後,其餘各項放在中間,例如:
 隘1ài 烏懈切,去,卦韻,影。錫部。
 險要處;重要處。0272:“時坎廩而險~兮,氣憭慄以飛霜。”1185:“共踐堅~,同升休極。”
 隘2è 《增韻》乙革切。錫部。
 通“阨”。限制;困厄。0030:“同心濟~,百川是正。”0089:“遭家不造,艱難之運。自東徂西,再離~勤……。”隘勤,困厄辛苦。0885:“然自以生逢~運,形沈丘壤。”
 4.全同異體字,即讀音、意義、用法完全相同的異體字,採用字頭歸併原則,即以現代通用字形的繁體爲字头,將所有異體字形歸於其下,並按義項分列書證。
 5.非全同異體字,即讀音相同、僅有一個或幾個義項相同的異體字,衹在意義引申鏈條的某一相應環節上注明“同某”,並列出相應的書證,例如:
 耽dān 丁含切,平,覃韻,端。侵部。
 ①愛好;專注。0063:“~《詩》悦《書》,□□□秋。”0100:“勞謙損益,~古儉清。”0710:“自有大志,少~文雅,肆情馳騁,鋭思貫穿。”
 ②沉溺;沉迷。0239:“君少孤,~斅,有膂力。”0845:“~道知名,滛書結譽。”
 ③深入;深沉。0034:“~綜典籍。”0093:“遂~思舊章,尋微貫□。”
 ④同“眈”。見“耽耽”。
 ⑤人名。1340:“北部督郵魯王壽,守□卿文陽張~。”
 【耽耽】同“眈眈”。(1)威視貌;注視貌。0062:“~虎視,不折其節。”(2)深邃貌。0901:“積慶允釐,勱德在兹;~大夏,繡拱雲楣。”
 二、字形和字體
 1.本字典所用字形,除字頭下所列的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用原字形外,其餘均採用現代新字形下的通用楷書繁體字。
 2.楷書字頭下的異體字包括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均爲掃描圖片剪切,每個字形下方均標明碑刻拓片編號(見《碑刻拓片目録》)、拓片數、行數(誌蓋、首題行數前加“M”,以與碑誌正文相區别,如 )、行第幾字等,以便讀者查檢、核對。所選異體字形原則上不重複,由於文字有泐蝕,出於字形彼此互補和字形與書證儘可能對應的考慮,允許個别重複。根據碑刻實際字料,字頭下異體字形首出通行體,然後是篆書等古文字、隸書、楷書;有時爲了展示字形之間的結構關係及演變脈絡,允許打亂書體界限;各體儘量按字形相近原則排列,例如:
 帶dài 當蓋切,去,泰韻,端。月部。
 
 3.字典中的按語使用了“本源字”這個術語,包括原初字、古文、古本字等,意在説明異體字之間的來源及其演變。
 4.0074(《成陽靈臺碑》)、0093(《魏元丕碑》)等几通碑爲摹録本或楷書迻録本,其字形一般不收。但有時爲了證明異體,則酌取相關字形並輔以必要按語説明。
三、注音
 1.單字條目。
 (1)字頭下依次標注現代音、中古音及上古韻部。現代音用汉語拼音方案標注。中古音採用《廣韻》反切;《廣韻》未收的,採用《集韻》反切;《廣韻》《集韻》未收該字,則列其他字書的反切;《廣韻》不標書名。後列聲調、韻類與聲類。上古音衹標韻部,例如:
 磧qì 七迹切,入,昔韻,清。錫部。
 蘗bò 《集韻》博厄切,入,麥韻,幫。
 (2)古音有辨義異讀的,不論與現代音相同與否,均分列條目,例如:
 遠1yuǎn 雲阮切,上,阮韻,云。元部。
 ①遥遠。0093:“不~萬里,斷制缞裳,感恩奔哀。”0251:“初落髮於天台□隱寺,後渡江~遊關隴。”1278:“雅操與孟光俱邈,淵意與文姬共~。”
 ……
 遠2yuàn 於願切,去,願韻,云。元部。
 ①離開;避開。0660:“百兩來儀,終~兄弟。”1237:“天道不弔,奄隨化~。”1276:“君親方~,業素不隧。”
 ②違背。0660:“貞心遂~,順性方愈。”
 2.通假字。
 (1)有古代韻書、字書或注疏音據的,歸入同音字頭下。無所歸屬的,另立字頭。有韻書音據的標出古音與現代音;僅有字書或注疏音據的,衹注現代音,並引出音據。
 (2)没有古代音據的,歸入常用字字頭之下,例如:
 黻fú 分勿切,入,物韻,幫。術部。
 ②通“紱”。繫官印的絲带,代指官印或官吏。0061:“醳榮投~,步出城寺。”0209:“金紫累迹,朱~充庭。”1073:“自時厥後,纓~相仍。”
 灡1lán 《集韻》郎干切,平,寒韻,來。元部。
 ①同“瀾”。水波。……
 ②通“蘭”。蘭草,蘭花。……
 ③通“蘭”。芳香。常用作稱美之辭。……
 灡2làn
 通“爛”。見“灡漫”。
 3.多字條目。
 含被釋字而音義不同的詞語分屬於不同字頭,不相雜廁,例如:
 俛1miǎn 亡辨切,上,獮韻,明。元部。
 見“僶俛”。
 【僶俛】亦作“僶勉”。努力;勤奮。1148:“何亡何有,~綢繆。”
 俛2fǔ 方矩切,上,麌韻,幫。
 同“俯”。見“俛仰”。
 【俛仰】亦作“俛卬”。(1)低頭擡頭。1281:“至於佩巾垂帨,~可觀,紅顔艶麗,終古獨絶。”(2)應付;周旋。0427:“~從命,非其好也。”
 4.注音符號與規則。
 (1)現代音用漢語拼音方案標注。
 (2)中古音以《廣韻》音系爲準,《廣韻》未收之字,以《集韻》爲準。《廣韻》《集韻》未收之字儘可能從《龍龕手鏡》《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等書中尋找相應的注音資料,以反映文字讀音研究的實際狀況。
 中古音聲母採用36字母,其中正齒音分兩組。具體爲:幫、滂、並、明;端、透、定、泥、來;精、清、從、心、邪;知、徹、澄;莊、初、崇、生;章、昌、船、書、禪;日;見、溪、群、疑;曉、匣;影、云、以。
 (3)上古音衹標韻部,以王力考訂的三十韻部爲準。出現於中古的字不標注上古音,例如:
 末mò 莫撥切,入,末韻,明。月部。
 魔mó 莫婆切,平,戈韻,明。歌部。
四、釋義與例證
 1.多義字的義項一般按照本義、引伸義、通假義、外來詞和專稱的順序排列。
 2.引伸義的各個義項,按照詞義引伸脈絡的歷史順序排列。
 3.實詞義在虚詞義之前。
 4.非全同異體字根據字際關係的不同情況,分别用“同某、後作某、也作某”表示。通假義項用“通某”表示,讀音相同的,下列(1)(2)(3)等義項及例證,例如:
 蒙ménɡ 莫紅切,平,東韻,明。東部。
 ①覆蓋。0268:“志勤浄境,開拯塵~。”0466:“倉芒楊隴,~没松廛。”……
 ②蒙受;遭受。0484:“家門傾覆,幼履宫庭,冥因有期,~遭蘇門之業。”……
 ③敬詞。受到。0028:“並天四海,莫不~恩。”0159:“皇后所噉珍奇異物,美人悉~之。”……
 ④蒙昧無知。0140:“祗奉聖敬,曠若發~。”……
 ⑤蒙童。0067:“表述前列,啓勸偅~。”0395:“慧炳自幼,韶亮在~。”
 ⑥同“朦”。視覺模糊。0483:“惟海之淵,惟嶽之浚,渰湛萬尋,~籠千刃。”
 ⑦地名用字。0683:“收精西淟,潛神~海。”……
 ⑧山名用字。龜蒙山,在山東境内,與龜山連成一體。0530:“言贍拜後,爰自龜~。”……
 ⑨複姓用字。0244:“軍録事和戎儁~俾予諒,功曹書佐和戎雷道進,功曹書佐和戎儁~龍彦詳。”……
 照zhào 之少切,去,笑韻,章。宵部。
 ①照射;照耀。……0383:“淵綿言想,~燭空溟。”
 ②察知;明白。0359:“玄鑒洞~,敏智早成。”0548:“君器懷凝峻,神衿挺~。”……
 ③通“昭”。(1)光明。0049:“誕生~明,岐嶷逾絶。”……(2)彰顯;昭示。……
 ……
 ⑥人名。0115:“督軍御史將作大匠千秋亭侯臣~。”
 5.聯綿詞、疊音詞中所釋之字衹能用於複音詞,在相應字頭下收録該字組成的聯綿詞、疊音詞,然後釋義,例如:
 黕dǎn 都感切,上,感韻,端。侵部。
 黑。見“黕黕”。
 【黕黕】黑貌。0272:“哲人昭昭而澄光兮,狂夫~其若翳。”
 伶línɡ 郎丁切,平,青韻,來。耕部。
 見“伶丁”等。
 【伶丁】同“伶仃”。孤獨貌。0493:“唯男與母,~荼蓼,獨入宫焉,時年有六。”
 【伶俜】孤單貌。0494:“~辛毒,實備嘗焉。”
 6.佛教音譯外來詞與意譯外來詞,先列出梵語詞形,然後釋義,列出音譯和意譯詞形。由於照顧字形及例句,重出之詞不用互見系聯,例如:
 般3bō 《龍龕手鑒》音撥。
 見“般若”。
 【般若】梵語Prajňã之音譯詞,或譯爲“波若”,意譯爲“智慧”。0830:“蓋聞~無源,慈悲有感。”1278:“該~之玄旨,遵斑氏之祕誠。”1297:“大~經曰:内空,外空,内外空。”
 塔tǎ 吐盍切,入,盍韻,透。緝部。
 梵語stūpa,音譯爲“偷婆、塔婆”或“窣堵坡”等,後節譯爲“塔”,意譯爲“方墳”,是葬佛教徒骨殖之處。0263:“魏光州靈山寺~下銘。”0742:“庸愚建~,竭珍以崇法。”……
 7.天干、地支、方位、季節、金屬、水名、木名、動物、植物等百科語詞,儘可能採用語文義,其次採用文化義,不用術語義。
 8.國名、朝代名,官名、爵名,地名、山名、水名、封地名、湖泊名、宫名、苑囿名、寺名,民族名、姓氏、人名、謚號、佛名、法名,動物名、植物名、藥名、病名,年號,書名、篇名、樂曲名、佛經名,刑徒名等專稱,按照上述順序排列於通假義及外來詞之後。
 9.本字典的例證,原則上每個義項舉三證,按時代先後排序。衹有兩個例句或孤證的,按實際情況收列。文字殘缺不可讀或漫滅不清的例句,除非孤證或都有闕文,否則不予收入。例證出處以拓片序號代替。著録堅持一碑一號,序號(因有補録,故分四次編排,0001-1234爲前期收録,1238-1299爲第二次收録,1307-1410爲第三次收録,1411-1413爲第四次收録。相關説明見本書附録。《張僧妙法師碑》重收,因各有圖片,故保留,不删重)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以便讀者查檢,例如:
 葵kuí 渠追切,平,脂韻,羣。脂部。
 ①菜名。0067:“上思生~,君却入室,須臾之頃,抱兩束~出。”0496:“至乃辭金退玉之貞耿,拔~去織之信義,方之我君,今猶古□。”
 ②採摘葵菜。0719:“~織斯除,衮蓋靡設,鹽梅雅俗,舟楫生民。”
 ③通“揆”。測度。0673:“~筮言兆,七飯將臨。”
 ④地名用字。0813:“永安二年,孝莊流~,潢池氣梗,赤子盗兵。既欲安之,非公莫可。”0813:“~丘地接關輔,四分五裂。”0943:“~丘遠控華夷,兼通水陸,永言作捍,寄深關鍵。”
 ……
 10.代字號。
 用例中出現的被釋字或複音詞,用“~”替代,以節省行文和醒目,例如:
 泱yānɡ 於良切,平,陽韻,影。陽部。
 ①水深廣貌。0223:“惟山峻極,羣峯以構;惟海~涣,百流是□。”
 ②水流貌。1358:“重巒煙蔚,景氣之初交;川流~瀁,鮮榮之後暢。”
 【泱泱】(1)氣勢宏大。0715:“故風亮~,深爲鄉黨之所雅器。”(2)興盛貌。0340:“~大邦,俔天之□。”0553:“~顯族,斂蔓西垂,代襲清則,□炳羽儀。”
 11.缺字號。
 用例中殘缺不可讀或漫滅不清之字,用“□”替代。能明確判斷所缺字數者,用“□”號補齊;可根據其他文獻或辭例、文意等補出之字,置於括號内,以示爲擬測之字;補不出來而又不知所缺字數,則直接標明“上闕”或“下闕”等,例如:
 齊qí 徂奚切,平,齊韻,從。脂部。
 ③都;遍。0427:“□□□世,遐邇~酸;望轜扶柩,貴賤同痛。”……
 憔qiáo 昨焦切,平,宵韻,從。宵部。
 見“憔悴”。
 【憔悴】枯瘦;枯萎。1257:“(上闕)卜葬,含憂~,精傷神越。”……
 12.按語。
 按語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對一部分異體字、同形字等作出説明;二是對摹録甚至楷書迻録的碑刻文字圖片作出説明;三是對疑似字作提示,例如:
 扶fú 防無切,平
 
 按:因構件“扌、丬”形近訛混,“扶”又作“[[!NFDF2]]”;因上下文“皆是軒姬扶蘇”,“扶”受“蘇”的影響,加類化構件“艹”作“荴”,與敷佈、散佈義之“荴”成爲同形字。
 郜ɡào 古到切,去,号韻,見。幽部。
 
 姓氏。0225:“吴興貝義淵書,丹楊□賢明刻字。防閤吴興~元明石。”
 按:此字爲楷書迻録,而非原拓,本不當取,但該字僅此一例,故存之。
 吕lǚ 力舉切,上,語韻,來。魚部。
 按:圖片0797,或釋爲“公”,但字形相差較遠,疑是“吕”字,存字待攷。
☚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凡例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後記 ☛
000121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