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长安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长安城 《汉旧仪》曰:“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一 【评】从记载看汉长安城有明确的规划及功能分区。这说明在汉时已经出现了城市规划的理论。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西汉都城。位于西安市区西北5公里汉城乡一带。惠帝元年(前194)始筑,五年(前190)完工。据《三辅黄图》,墙高3.5丈,下宽1.5丈,上宽9尺; 城门12座,每面墙辟3门。由北墙西起向东环城一周依次为: “横门(武朔门)、厨城门、洛城门(高门)、宣平门(东都门)、清明门(籍田门)、霸城门(青门)、覆盎门(杜门、端门)、安门(鼎路门)、西安门(平门)、章城门(光华门)、直城门(直门)和雍门(西城门、函里门)。城周65汉里。全城街道分八街(纵街)、九陌(横街)。八街即华阳、香室、章台、夕阳、尚冠、太常、积盛、藁街。住宅区分160闾里,“居室栉比,门巷修直”。著名的有宣明、建阳、昌阴、修成、黄棘、南平、大昌、陵里、戚里、函里等里。每里约有住宅一、二百区。城内设东市、西市、柳市、直市、孝里市、交门市、交道亭市等9市,各方260步,市楼皆重屋。宫殿建筑为全城核心,面积几占全城一半,包括长乐、未央、建章三大宫区。长乐宫区在东南部,由前殿、临华、永寿、永宁、长信等14座宫殿台阁合成,周围20里。未央宫区在西南部,由前殿、宣室、承明、清凉、宣德等40多座宫殿台阁合成,宫周28里,为政府机构所在。建章宫区在城西建章乡,宫周30里,号称“千门万户”。此外尚有明光宫、桂宫、北宫等。各宫间架设飞阁和地面复道连接。今宫殿台基遗址仍存,夯土层次分明,颇坚实。据实测,全城为不规则正方形,周长25700米,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北、西垣大部夷为平地,惟东垣留存较多,霸城门西城墙尚有3米多高,城门前漕渠遗迹可辨。1980年在未央宫前殿西侧遗址掘出一批汉代木简。 ☚ 秦咸阳城 汉鸿门坂 ☛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西汉都城。位于西安市区西北5公里汉城乡一带。惠帝元年(前194)始筑,五年(前190)完工。据《三辅黄图》,墙高3.5丈,下宽1.5丈,上宽9尺; 城门12座,每面墙辟3门。由北墙西起向东环城一周依次为: “横门(武朔门)、厨城门、洛城门(高门)、宣平门(东都门)、清明门(籍田门)、霸城门(青门)、覆盎门(杜门、端门)、安门(鼎路门)、西安门(平门)、章城门(光华门)、直城门(直门)和雍门(西城门、函里门)。城周65汉里。全城街道分八街(纵街)、九陌(横街)。八街即华阳、香室、章台、夕阳、尚冠、太常、积盛、藁街。住宅区分160闾里,“居室栉比,门巷修直”。著名的有宣明、建阳、昌阴、修成、黄棘、南平、大昌、陵里、戚里、函里等里。每里约有住宅一、二百区。城内设东市、西市、柳市、直市、孝里市、交门市、交道亭市等9市,各方260步,市楼皆重屋。宫殿建筑为全城核心,面积几占全城一半,包括长乐、未央、建章三大宫区。长乐宫区在东南部,由前殿、临华、永寿、永宁、长信等14座宫殿台阁合成,周围20里。未央宫区在西南部,由前殿、宣室、承明、清凉、宣德等40多座宫殿台阁合成,宫周28里,为政府机构所在。建章宫区在城西建章乡,宫周30里,号称“千门万户”。此外尚有明光宫、桂宫、北宫等。各宫间架设飞阁和地面复道连接。今宫殿台基遗址仍存,夯土层次分明,颇坚实。据实测,全城为不规则正方形,周长25700米,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北、西垣大部夷为平地,惟东垣留存较多,霸城门西城墙尚有3米多高,城门前漕渠遗迹可辨。1980年在未央宫前殿西侧遗址掘出一批汉代木简。 ☚ 秦咸阳城 汉鸿门坂 ☛ 汉长安城 020 汉长安城西汉都城。主要建于前195—前194年。汉武帝时又大规模扩建了宫殿、苑囿、坛庙等建筑。汉长安城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汉长安城墙于汉惠帝五年 (前194)修筑。至此,汉长安城初具规模。由于长安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城市布局不规则,南北约4公里,东西约6公里。长安城每面都有3座门,并设有外郭。城内有南北向街道8条,东西向9条,称为“八街九陌”。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被宫殿、官署和贵族宅第所占,居民区在宣平门和雍门一线以北。西北部横门内是九市商业区和手工业区。长安共设160个闾里和拥有8万户居民,主要分布在东、北两面的外郭中。城南、西近郊为苑囿区。在长安的西南上林苑中,挖掘了周围40里的昆明池,作为城市蓄水和引水工程,还可用来训练水军。 ☚ 燕下都 居延故址 ☛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汉代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自栎阳迁都长安,惟有长乐宫及未央宫。后陆续修筑城垣及其他宫殿池苑。新莽末,更始军和赤眉军相继攻入长安,城遭破坏。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修复长安宫室,以为西都。历朝皇帝常往长安祭祀西汉诸帝之庙。东汉末。初平元年 (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西迁长安。建安元年(196年),献帝复东还洛阳。因屡经战乱,长安城破坏严重,渐沦为墟。据《三辅黄图》等记载,长安城周长六十五里,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设十二座城门,其北垣西为横门、中为厨城门、东为洛城门 (一称高门),东垣北为宣平门(一称东都门)、中为清明门(一称藉田门、凯门)、南为霸城门 (一称青城门、青门),南垣东为覆盎门 (一称杜门),中为安门 (一称鼎路门),西为西安门(一称便门),西垣南为章城门、中为直城门 (一称直门)、北为雍门。城中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九市、十六桥。东部南有长乐宫、北有明光宫,西部南有未央宫、北有桂宫、北宫,西北城角一带设西市、东市。城外西部有建章宫,南部有辟雍及“王莽九庙”等。长安城居民(包括城郊)八万余户,分属于一百六十个里。汉以后,有西晋末愍帝,十六国时的前赵、前秦、后秦,北朝时的西魏、北周及隋文帝最初二年以此为都,皆为时较短,略加以恢复,而元大的兴建。今于其地尚存长安城部分城垣及宫殿台基遗迹。经勘测,其城垣周长为二万五千七百米。 ☚ 大梁 汉魏洛阳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